地西他滨抗髓系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来源 :延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et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临床设计两种剂量地西他滨用于AML或MDS患者,观察疗效、不良反应、血象恢复和生存时间等指标,寻找个体化剂量方案;实验室设计地西他滨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白血病细胞系K562和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作用进行研究,以探讨地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 2010年5月至2015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应用地西他滨的AML和MDS患者共61例。地西他滨按应用剂量分为AB两组,对两组病例年龄、性别、危险度分级、化疗1-2疗程后缓解率、化疗后骨髓抑制、感染、出血、肝肾损害、外周血象恢复时间、生存时间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1.2地西他滨受赠于山东新时代医药公司,白血病细胞系K562由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实验室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地西他滨同一浓度(100μmol/L)作用于K562细胞不同时间(24h、48h、72h)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地西他滨不同药物浓度(0μmol/L、50μmol/L、100μmol/L)、不同作用时间(24h、48h、72h)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地西他滨不同药物浓度、不同作用时间(24h、48h)细胞早期及中晚期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一定时间范围内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P210表达的影响。收集3份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采后经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提取获得单个核细胞,地西他滨工作浓度100μmol/L,作用于正常单个核细胞72h,台盼蓝拒染法检测加药组与对照组单个核细胞增殖情况;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对Caspase-3活性的影响。2.实验结果2.1临床结果(1)20 mg/㎡/d1-d5剂量组疗效优于15 mg/㎡/d1-d5剂量组(P<0.05)。(2)20 mg/㎡/d1-d5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骨髓抑制、感染)较15 mg/㎡/d1-d5剂量组高(P<0.05)。(3)(1)15mg/㎡/d1-d5剂量方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4.0×109/L持续时间为10~33 d,平均18.90 d;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50×109/L持续时间为12~35d,平均22.00 d。(2)20mg/㎡/d1-d5剂量方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4.0×109/L持续时间为12~31 d,平均18.36 d;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50×109/L持续时间为17~41 d,平均25.96 d。(4)20mg/㎡/d1-d5方案中位生存期(11月)与15mg/㎡/d1-d5方案中位生存期(15月)相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2实验室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地西他滨作用白血病K562细胞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形态变化:相同浓度地西他滨(100μmol/L)作用于K562细胞24h后,细胞形态完整;作用48h后可见少数细胞发生肿胀,甚至变形,偶有凋亡小体的出现;作用72h后细胞数较前减少,形态更加不规则,出现较多凋亡小体及细胞碎片,部分细胞出现空泡变形等。(2)台盼蓝拒染实验检测地西他滨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增殖抑制: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50μmol/L、100μmol/L)在24h、48h、72h均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且其抑制作用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3)Annexin V-7AAD双标法流式细胞术检测地西他滨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凋亡影响:比较不同浓度地西他滨处理细胞相同时间后测得的各组细胞凋亡率:实验组(50μmol/L、100μmol/L)与对照组凋亡率相比、作用48h后实验组(50μmol/L、100μmol/L)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而作用24h后实验组(50μmol/L、100μmol/L)间凋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比较不同时间同一浓度地西他滨处理细胞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实验组(50μmol/L、100μmol/L)分别比较24h和48h后K562细胞凋亡率,其差异均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4)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P210的表达:不同浓度(50μmol/L、100μmol/L)地西他滨作用于K562细胞72h后收集细胞进行实时定量PCR检测,其结果显示地西他滨可下调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P210的表达(P<0.05),且随着地西他滨作用浓度的增大,其下调作用逐渐增强;(5)台盼蓝拒染法测定地西他滨对正常单个核细胞的影响作用:同一浓度地西他滨(100μmol/L)作用于正常单个核细胞不同时间(24h、48h、72h)后利用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发现地西他滨对正常单个核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6)Western-blot法测地西他滨对Caspase-3活性的影响:对照组Cleaved Caspase-3表达不明显,实验组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地西他滨(100μmol/L)组的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地西他滨(50μmol/L)组。3.研究结论在中位生存期无差别的情况下,地西他滨20 mg/㎡/d1-d5方案较15 mg/㎡/d1-d5方案疗效好,但地西他滨20 mg/㎡/d1-d5方案的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均较15 mg/㎡/d1-d5方案高;在地西他滨对正常单个核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的浓度下,对白血病K562细胞的生长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强度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地西他滨对K562细胞BCR/ABL融合基因P210的表达具有明显下调作用,且可显著上调Caspase-3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4(XRCC4)rs6869366及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rs2736098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地区人群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
本文阐述了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类、肌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同功型的编码基因定位以及骨骼肌纤维型在不同条件下的转化及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本研究采用组内设计的方法 ,测量了 53名 5~ 6岁的儿童在两种情境中的合作行为倾向 ,以及与他们的家长的工作价值观的关系。结果表明 :对情境的知觉影响儿童的合作倾向 ,一方
研究背景与目的: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居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首位,其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对于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意义重大,但伴随手术治疗而
本文从分子水平上讨论了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及基因表达的调控。探讨了细胞内调控基因表达的各类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其中主要介绍边界元件绝缘子的调控机理。有关各种调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性,将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入院接受高血压患者临床护理治疗的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给
记忆功能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记忆系统的"设计"(运作机制)则支持其功能。因此,通过探究人类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分析记忆功能,再推测并验证记忆解决方案,是研究记忆的一种可
<正> 书写心理学(Pschology of writing)是分析和研究人在写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探讨书写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汉字是方块形的表意文字(Logogra
背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为当代威胁人类的最常见癌症之一,在我国HCC大部分由乙肝后肝硬化进展而来。HCC常合并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
"预学单"是针对学生独立学习而开发的一种学习工具。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预学单的设计和使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