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塔线体系风致耦联效应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getyo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压架空输电塔线体系具有大跨、高柔的特征,在风荷载作用下塔线体系的振动响应较为剧烈,强风引起的倒塔事故时有发生,所以保证其安全运行意义重大。高压输电塔线体系是复杂的耦联体系,强风作用下塔与线之间的耦联效应对于输电塔的受力具有较大影响,但是现行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是将塔与线分开设计的,未考虑塔线耦联效应对输电塔的不利影响。因此,对塔线体系的风致耦联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可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论文首先建立了高压输电塔线体系的有限元模型,模拟了作用在塔线体系上的风速时程,然后分别对不同风速(U10=14m/s,U10=16m/s,U10=17m/s,U10=18m/s,U10=20m/s,U10=25.3m/s,U10指10m高处的风速)和不同风向角(90°、60°、45°、0°)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最后将塔线体系中输电塔的时程响应分析结果与单塔拟静力响应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以90°风向角为例,对不同风速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随风速增大,输电线振动增强、绝缘子振动增强、输电塔振动增强。塔线耦联效应对输电塔振动及构件应力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如果定义塔线体系中输电塔的构件应力与对应单塔构件拟静力应力的比值为塔线耦联效应动力增大系数δ。以90°风向角为例,风速在U10=14m/s至U10=18m/s区间时,塔线耦联效应引起的输电塔主材构件应力虽然比拟静力结果增大较多(对应的δ在1.19和1.48之间),但应力绝对值仍在弹性范围内,塔架仍在安全状态,也即此风速区间内按照现行规范拟静力方法的设计结果是安全的;当风速在U10=19m/s至U10=25.3m/s区间内,塔线耦联效应引起的输电塔主材构件应力绝对值较大(对应的δ在1.39和1.06之间),已经接近或达到材料屈服强度,而按照传统拟静力方法的计算结果,输电塔主材构件应力绝对值仍在弹性范围内,也即在此风速区间内如果仍按照传统拟静力方法设计输电塔,将得到偏于不安全的设计结果。由于现行规范方法采用设计风速下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进行设计,因此,本文建议将设计风速下的拟静力分析结果乘以相应的塔线耦联效应动力增大系数δ以考虑塔线耦联效应对输电塔的不利影响。同时还需考虑塔线耦联效应对输电塔位移的影响。再分别对60°、45°、0°风向角不同风速下塔线体系的动力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风速增大,输电线的振动增强;绝缘子振动增强;输电塔振动增强。随风向角减小,塔线耦联效应减弱,输电线、绝缘子及输电塔振动也减弱。在60°及45°风向角不同风速下,到风速U10=25.3m/s时,输电塔发生了破坏;在0°风向角不同风速下,到风速U10=25.3m/s时,输电塔依然没有受到破坏。在60°风向角时,需考虑耦联效应对输电塔位移的影响;在45°及0°风向角时,按现行规范计算输电塔位移即可。综合考虑上述不同风向角工况可知,在实际工程设计时,可采用规范拟静力方法计算构件应力,仅按照最不利的90°风向角进行设计风速下的输电塔主材内力计算,并将内力计算结果乘以设计风速下塔线耦联效应动力增大系数δ,根据增大调整后的内力设计构件截面。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人们不仅要求其具有安全、美观的结构,而且要求其具有保温、隔声、隔振、防潮的性能,于是国家提出了各地民用建筑实
地震区建筑物的抗震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多高层结构的控制荷载往往是地震荷载。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结构方案是否优秀就看它抗震性能如何。研究表明,TMD的减震效果较
混凝土结构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工程质量事故却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究其原因往往是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不足。因此,检测实体混凝土强度十分重要。
絮凝沉淀作为主要的常规工艺,其作用主要是去除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在絮凝过程中,水中的胶体粒子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以及网捕卷扫等多种作用形式破坏胶体粒子的
分馏塔是石油化工产品分馏的一种设备,工作过程中,温度达到零下一百多摄氏度,因此分馏塔工作时必须采取隔温措施。FON系列分馏塔是一种空气分馏设备,在长期应用中形成了三种
盾构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历来是隧道建设工程师们所最关心的问题;如何对盾构法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的模式以及量值进行预测更是他们急切希望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我国第一
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工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逐年增加,致使我国的湖泊水质恶化,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藻类
国内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设计计算公式为试验与分析所得的经验公式,并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对无地震作用参与的效应组合情况,则只有构造要求.本文应用国外已大量使用于混凝土结
钢筋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氯离子是引起钢筋锈蚀的首要原因,研究混凝土的氯离子渗透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混凝土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承受荷载的作用,荷载能引起混凝土内部微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形成渗透通道,从而影响氯离子渗透性。本文对试块进行轴向加载(抗压极限荷载的40%、60%、80%)模拟混凝土的实际承载情况,通过NEL法测得加载后的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荷载大小对混
钢结构住宅是中国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较理想的住宅建筑体系.同时,发展钢结构住宅,能带动建材、冶金、化工和机械等产业的发展,对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改善住宅质量均具有重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