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还原高岭土中Fe(Ⅲ)的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te_je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微生物除铁法以其投资少、成本低、环境污染程度轻等优点,成为极具应用前景的高岭土除铁增白技术。目前,国内外有关微生物铁还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水稻土以及海底沉积物等环境中的铁还原条件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而对微生物还原浸出高岭土中的Fe(Ⅲ)的研究报道较少,对异化铁还原机理的研究甚少。以高岭土为选择性培养基,从高岭土矿区土壤中筛选出1株Fe(Ⅲ)还原菌,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考察了以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为碳源对铁还原菌还原高岭土中Fe2O3(Fe3+)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作为碳源,高岭土除铁效果最好,15%蔗糖,3%牛肉膏,pH为7,温度为30℃的条件下厌氧培养7天使高岭土中Fe3+去除率为52.81%,Fe2O3含量由0.89%降低至0.42%,自然白度由40.6提高至75.4,1280℃烧成白度由70.8提高至89.5。研究胞外聚合物对铁还原菌除铁的影响结果发现胞外聚合物不能独立完成对高岭土中Fe3+(Fe2O3)的还原作用,对高岭土中Fe3+(Fe2O3)的还原只有促进作用,非必要条件。草酸钠对铁还原有促进作用,而EDTA则有抑制作用。同时,研究了低成本培养基对铁还原菌除高岭土中的铁的影响,结果表明:C:N=31.5:1,pH为8,矿浆浓度为10%,接种量为1.3%,高岭土的去除率为54.93%,Fe2O3含量由0.89%降低至0.40%。采用PCR-DGGE的方法对微生物进行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显示高岭土微生物大概含有7个菌株,隶属3种菌群,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为2.63,均匀度指数为1,丰富度指数为14。
其他文献
纳米晶玻璃陶瓷是由纳米相和氧化物玻璃相组成的一种新颖的光功能材料,该材料综合了纳米晶材料和氧化物玻璃的优良特性,在光纤放大器、三维显示、太阳能电池的光谱调制等方面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如何驱动土地覆被的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植被具有怎样的演变趋势?本文基于中国北方相对花粉产量数据和东亚晚第四纪孢粉数据库,利用景观重建算法定量恢
钢管混凝土组合异形柱作为一种新型的柱结构形式,由于其充分发挥钢管与混凝土的优势性能,受到广大学者们的青睐。异形柱可以包裹在墙体内,使房间的使用空间增加,房间的舒适度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可将光通信必将日渐重要,而如今还没有成熟的利用同种工艺制作的同质集成的既可以发光又可以监视的可见光通信系统。而目前研究得知基于氮化镓材料制作的光子器件发光与探测共存的现象,本文就将利用氮化镓材料制作量子阱二极管来进行同时发光和能量检测的可见光通信。通过将量子阱二极管和光波导集成在金属键合的硅衬底的Ⅲ族氮化物上,首次实现了基于垂直结构量子阱二极管的整体式多组件系统平台。此系统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具有遇水膨胀、崩解、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硬化等工程特性,这种工程特性对在膨胀土地区建设的路基、地基、边坡等工程结构造成的危害往往具有长期潜在性、突发性、反复出现性的特点,这种危害往往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各种寒区工程的生产活动中都必须充分考虑膨胀土的性质及其随冻融状态的不同而产生的变化。采用三种改良膨胀土方案与纯膨胀土进行对比,以达到减弱或消除膨胀土胀缩性的目的。试验用
助词「の」被认为是日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助词,用法也十分复杂。关于日语中的助词「の」,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迄今为止,关于日语词语构成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汉语或者和语中的某一语种,并未发现将两者相对比,探讨日语词语构成特征的研究。因此,本论文以从《日语书面语均衡语料库》(BCCWJ)中筛选的数据为研究对象,按汉语名词与和语名词划分,从前后名词间的意义关系及使用频率
在被动警戒潜标系统中,如何扩大警戒潜标的封锁范围,并在封锁范围内实现远程目标的定位与时跟踪是潜标系统的重要技术目标。随着减振降噪技术的发展,海洋中潜艇的隐蔽性越来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来优化换热设备的换热性能,近年来使用纳米流体和金属泡沫的双重强化传热的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纳米流体比传统的换热工质具有更高的导热
碳-碳(C-C)键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为C-C键的构建和分子碳链骨架的延长提供了高效策略。近年来,自由基参与的烯烃烷基化反应由于条件温和、官能团兼
浅地层剖面探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水声学原理的走航式海底浅部地层结构探测方法,利用声波在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传播特性对海底沉积物结构进行连续探测,从而获得直观的海底结构剖面图,已被广泛应用于海底探测各领域中。如今,科研人员对海底沉积层的研究更加深入,不再仅以海底结构探测为单一目的,而正逐步扩展到沉积层声学参数的获取与应用领域。与传统取样及原位测量等技术相比,基于浅地层剖面探测的海底声学参数估计技术具有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