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的现状,如何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而将原生植被群落与现实植被群落在群落特征、生境状况等方面作对比,是恢复森林的基础。因此,评价二者的差异,即计算森林自然度是恢复退化的森林生态系统工作中的重点,是天然林管护和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的关键所在。本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洞庭潮湿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空间途径研究(项目编号31070568)”、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南方集体林区次生林抚育间伐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1004032)”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多目标优化的水源涵养林空间结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0JJ2022)”的部分研究内容。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森林自然度研究理论的基础之上,通过运用粗糙集理论和变异系数法,构建了森林自然度的计量模型,然后以龙虎山林场青椆混交林、桂花林场苦槠混交林和擦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三种林分的森林自然度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近自然经营的建议。最后得到结论如下(1)提出了林层指数、自然构成指数、干扰指数三个新指标。从而能更准确地反映林分的垂直分布格局、描述森林的演替方向和分析森林受干扰的程度。(2)提出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森林自然度计量模型。该模型利用粗糙集的属性约简思想对指标进行筛选。(3)对森林自然度的计量模型进行了实例分析,以龙虎山林场青椆混交林、桂花林场苦槠混交林和檫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森林自然度计量模型的运算,得出三种林分的森林自然度分别是0.741、0.727、0.593,分别属于森林自然度等级中的Ⅱ级、Ⅱ级、Ⅲ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