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岗洪积扇草本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enben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草本植物根系对崩岗洪积扇土壤的固土力学特性,本文以巨菌草及宽叶雀稗为研究对象,采用根系拉根试验、原位剪切试验、室内直剪试验分析根系抗拉特性及根系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草本及裸地的土壤自然含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表现为递减的趋势,而各措施的土壤容重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表现为递增的趋势。巨菌草和宽叶雀稗的根系均主要分布在0—5 cm 土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巨菌草各根系参数表现为对数函数形式降低,而宽叶雀稗的根系参数则表现为线性函数形式降低。两种草本植物均以<0.5 mm径级根系为主,且巨菌草细根比宽叶雀稗细根更多。(2)根系直径与拉伸标距对根系极限抗拉力与抗拉强度的影响显著,而拉伸速率则对这两种草本植物根系的抗拉特性影响不显著。两种草本植物根系的单根极限抗拉力随直径的增加呈幂函数增加,而其单根抗拉强度则随直径的增大呈幂函数形式减小。宽叶雀稗根系的单根极限抗拉力与抗拉强度随标距增加而减小,但巨菌草根系在5 cm的标距下表现出最强的抗拉强度。当拉伸条件相同时,巨菌草极限抗拉力及抗拉强度高于宽叶雀稗,说明巨菌草较宽叶雀稗拥有更强抵抗外力拉伸的能力。(3)野外原位剪切试验表明,宽叶雀稗和巨菌草均能提高崩岗洪积扇土壤的抗剪强度,且巨菌草的效果更明显;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巨菌草的抗剪强度呈对数函数减小,而宽叶雀稗呈指数形式降低。在0—20 cm各土层,两草种抗剪强度均显著大于裸地。崩岗洪积扇土壤的抗剪强度与巨菌草及宽叶雀稗根系的生物量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和分叉数密度极显著正相关,与根长密度显著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可知,草本植物根系的生物量密度是影响崩岗洪积扇土壤抗剪强度的主导因子。室内直剪试验表明,在土壤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根系直径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不显著。随着根重密度的增大,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增大,但仅当根重密度达到一定值时,根系对增强土壤抗剪强度的效果才明显;根土复合体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也随根重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根面积比率能表征巨菌草和宽叶雀稗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强弱。综上,巨菌草及宽叶雀稗根系均有增强崩岗洪积扇土壤抗剪强度的能力,且巨菌草强于宽叶雀稗。因此,这两种草本植物在崩岗侵蚀区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在动物生殖过程中,卵巢颗粒细胞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调控卵泡的发育,还能为卵母细胞提供营养和信号传导。颗粒细胞增殖过程中会发生多种表观遗传修饰,其中,组蛋白乙酰化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必须的元素之一,也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因子。由于土壤是岩石经过多年的风化作用形成的,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质养分的最初来源
针对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及确定比较难控制的问题,总结多年试验室调整经验,从坍落度过小、坍落度过大应采取的措施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出具体方法,并总结出用互见
火雨最近成了全世界天体物理学家特别感兴趣的问题。火雨很早就被人们发现,不过它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现象。最近人们十分不安地发现,它出现的次数正日益频繁。大约100年前,火雨曾毁灭了亚速尔群岛地区整整一支舰队,火雨还曾引起德克萨斯的草原特大火灾,1889年非洲的萨凡纳也成了火雨的牺牲品。  由于所谓瀑布式倾热,使火雨产生的火灾很难扑灭。发生这种火灾时,不仅要扑灭燃烧着的物质,还要额外对付高达摄氏2000度
期刊
随着当今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我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人口老龄化、环境污
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我国著名观赏花卉,其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对芍药快繁和育种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观赏芍药品种‘紫凤羽’、‘蝶落粉池’、‘遍地红’、‘大
福建和台湾隔海相望,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研究从闽台种子植物、木本种子植物和海岸种子植物区系的组成、地理成分、生态类群等进行比较,以及对台湾特有植物区系的大陆
城郊森林是以森林为主要组成,具有生态、景观、游憩等功能的生物栖息地。其主要功能是在保护好森林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景观游览、健身休闲、生态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