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后24小时血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南方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早期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rombectomy,EVT)已成为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large vessel occlusion stroke,LVOS)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EVT后的血压管理仍缺乏循证依据。本课题首先构建了 LVOS-EVT后24小时血压数据库,主要探讨:(1)EVT后24小时血压变化规律及24小时平均血压与90天功能预后及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的相关性;(2)EVT 后 24 小时血压变异率(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90天功能预后及sICH的相关性;(3)EVT后24小时平均血压及BPV与恶性脑水肿(malignant cerebral edema,MCE)的相关性;(4)EVT后血压下降与90天功能预后和sICH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至2019年3家综合卒中中心前循环LVOS行EVT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及EVT后24小时血压。计算24小时平均血压、BPV以及血压下降参数。BPV包括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和连续变异(successive variation,SV)。血压下降定义为入院时基线血压与EVT后24小时平均血压之间的差值。终点事件包括90天的功能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评估)、sICH及MCE。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VT后各血压指标与终点事件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共纳入502例EVT患者,其中219例(43.6%)达到良好预后,59例(11.8%)发生sICH,97例(19.5%)发生了 MCE。研究发现:(1)EVT后血压较基线血压存在显著下降,且在再通患者中更为明显;无论再通状态如何,EVT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与90天不良预后均无显著相关;但在成功再通的患者,EVT后平均SBP(OR,1.041,P=0.037)与sICH发生显著相关。(2)SBP变异性[CV(OR,1.089,P=0.035)、SV(OR,1.082,P=0.004)和 SD(OR,1.074,P=0.027)]与 90天不良预后显著相关;同样,较高的SBP CV(OR,1.156,P=0.001)和SBP SD(OR,1.118,P=0.001)与sICH的发生率显著相关。但这种相关性取决于术后的再通状态。(3)较高的平均SBP(OR,1.035,P=0.017)及SBP SD(OR,1.061,P=0.039)与EVT后MCE的发生显著相关。(4)SBP下降与EVT后sICH的发生显著相关(OR,0.972,P=0.001),且这种相关性主要见于EVT后的前18小时。然而,血压下降与EVT后90天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研究结论(1)LVOS患者EVT后存在血压的显著下降,但这种血压下降并不影响患者的90天功能预后,可减少EVT后sICH的发生。(2)EVT后较高的24小时平均血压可增加sICH和MCE的发生,但不影响90天功能预后。(3)EVT后较高的BPV与90天不良预后有关,且增加sICH和MCE的发生。
其他文献
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k≠0)的解析式揭示了图象上任意两点横纵坐标乘积相等的性质,由此可得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吃透这条性质,并进行适度的推广,便可得到反比例函数的其他一些重要性质.这为解决反比例函数问题提供更简洁、高效的方法和思路.一、反比例函数的推广性质
期刊
反比例函数是同学们在初中阶段要重点学习的一类函数,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考题考查的知识点分布广、综合性强,常常与一次函数、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内容结合,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同学们不仅要正确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解析式,还要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特征、性质及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有效地解答反比例函数问题.下面列举三例予以说明.
期刊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五·四学制)二年级上册第90~95页。教学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梳理单元知识,复习有余数除法竖式的读法、写法,巩固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自主进行知识建构。2.通过闯关练习,感受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3.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问题,
期刊
复述是学生掌握语言应用的一种重要路径,是一项训练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项目。它包括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和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是最高层次,不但要求学生理解与感悟文本,还需要学生依托文本,发散思维,达到对文本的再创造。本文将以统编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创造性复述单元为例,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复述能力展开一些思考。
高校境外生体育教育逐渐成为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从境外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出发,结合暨南大学的实践案例,探讨如何在境外生体育教育中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升境外生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研究认为,港澳台侨学生存在文化认同意识淡薄、形成地缘性人际圈等文化适应问题;外国留学生则面临语言交流障碍、文化认知缺陷等文化适应问题。为促进境外生体育教育中的文化传播,应培养体育教师的跨文化意识,强化
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双版纳傣族织锦技艺为例,追溯其发展历程,探讨其在经历巨变的傣族社会如何传承与保护,为研究社会变迁与文化适应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基于BIM+AR技术对地下管网建设中相关的智慧应用进行了研究探索,依次对BIM技术、AR技术、BIM模型的AR化以及BIM+AR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作了详细介绍。借由AR技术完成BIM模型的空间信息扩增,使BIM模型实时呈现于真实空间中,不仅为地下管网的智建慧管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其他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除法是小学数学中比较复杂的计算,怎样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呢?笔者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采用动手操作,对比观察,多元表征的教学方法,在帮助学生认识"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沟通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的联系,理解并掌握除法竖式的表达方式,进而学会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期刊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成课堂教学目标并突破教学重、难点,需要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实施精准教学,保障课堂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单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应的是教材中的例1,作为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需要体验平均分的两种情形,通过平均分物过
期刊
学科育人,即发挥学科的教育价值以促进人的发展。对于数学学科来讲,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育人价值可以体现在"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科中所蕴含的理性精神。"[1]包括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体会思考的乐趣,发展好奇心、求知欲和自信心,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数学探索与创造的过程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