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破坏及其恶化趋势也日益严峻。为保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必须重视生态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此,必须了解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及发展趋势,这些也是进行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措施的基础。生态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必然要将对生态系统的干扰控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对于受损生态系统进行恢复是进行生态系统改善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土壤质量与植物群落状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开展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影响因素。大连市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政府提出建造“大大连”计划,这对于大连市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挑战。随着城市的扩建及人口的增多,对于资源及环境的需求就会加大,而且对于环境的影响也会加大,因此,在此前提下,开展大连市的承载力研究有重要的作用和重大意义,而且对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也是势在必行。这会为大连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本文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采用生态足迹、能值分析、能值足迹、虚拟水和水足迹等多种分析方法定量地分析了大连市从2000年到2004年5年的生态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及水资源承载力。得出结论为:这5年大连市的生态需求均超过生态供给,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生态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环境负荷率较大,自然环境负荷高;2001年人均水足迹仅为748.27m3/cap,属于水资源短缺类型,水资源是影响大连市生态、经济等发展的关键因素。下篇主要选取一个代表性山体,从其所包含的灌丛恢复类型、针叶林恢复类型和阔叶林恢复类型三种不同植物群落恢复类型的土壤质量入手,来研究在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分别测定了2006年全年各月份的土壤含水率、凋落物分解率及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值,得出结论为:从整体看,土壤质量的优良状况表现为:阔叶恢复类型>灌丛恢复类型>针叶恢复类型,土壤质量基本符合随着植被演替阶段的提高而升高的规律。因此,在开展生态恢复过程中,在不同恢复阶段对于植物物种的选择应尽量遵循植被的自然进展演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