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yanzm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搜集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在全面把握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研究进展,以及对论文涉及的农业信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信息服务及其体系等相关概念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诸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解决对策,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第一部分,对国内外农业信息化建设进行了经验总结。针对国外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详细评述,指出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包括要从本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和建立灵活多样的信息服务形式等。针对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综合分析和评价,指出我国县级以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现实状况,为在诸城市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奠定了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从五个方面对诸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建成市、街道(乡镇)、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但政府投入资金的严重不足,严重制约了整个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影响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第二,农业信息资源建设整合了全市所有涉农部门以及市、街道(乡镇)、村三级的信息资源,做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但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整合力度差。第三,充分挖掘农业信息服务的各种形式,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省、市、乡(镇)三级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但农业信息手段不够多样化,农户和政府在农业信息内容的供需方面还存在很大矛盾。第四,诸城市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形成了三级联动的服务体系,形成了梯级农业信息员队伍。但诸城市现有的信息服务人员知识层次较低,技术人才不足。第五,信息采用者整体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方式较差。经济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和农民投资观念等影响信息采用。第三部分,从六个方面对诸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发挥政府主导地位,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全面共享;拓展农业信息服务渠道,提高信息服务手段;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基层信息服务站;重视农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信息服务水平;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参与信息服务。最后,在全面总结主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诸城市乃至全国有着相似发展状况的县域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应该做的工作,即加大政府投入,拓宽农业信息建设渠道;整合信息资源,树立农业增收样板;优化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水平;积极开拓创新,探索农业信息长效运行机制;注重业务培训,加强农业信息化队伍体系建设;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采用信息的能力。
其他文献
禽蛋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商品,搞好禽蛋物流组织工作,对于适应禽蛋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完善禽蛋产品产业链,保证国家禽蛋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制定既适应发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是翻译中的障碍和难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了解两种文化,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文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的需求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被征用。在征用过程中许多农民同土地脱离,但同时却因为没有相应的谋生技能和相应的安置补偿费用的不到位或太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农业合作是一种趋势,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我国农村已经出现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0万个,特别是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农业
千千万万分散的农户如何面对瞬息万变且日益扩大的大市场,这是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三农”问题之一大难。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建立的农民合作组织,为解开这一难题进行了有
<正>2019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标志着历经近10年研究的中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正式出台,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报纸
由于隧道工程是一种地下长细结构,其工程特点决定了长大隧道的建设工期一般会比较长,因为不可能通过一味增加资源而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所以长大隧道往往成为一条线路或者一个
<正>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发展战略,我国能源革命进入加速期。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
计算机技术进入印刷领域使得印刷技术实现了数字化,为色彩管理的实现提供了保证。自从1993年ICC(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色彩管理机制推出以来,该技术在印刷行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