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房是千万人民群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唐代诗人杜甫之感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①,成为现实的住房难问题。为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难问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强调及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帮助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难问题。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进一层扩大保障性住房建筑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并首次提到“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具有过渡性,临时性,阶段性的特点。文献检索发现,目前针对公共租赁住房的问题研究基本集中在公共租赁房的制度上,而对于公租房设计的文献相对较少。经过书籍查阅、实地走访调查,认为公租房在设计方面存在不足之处:成本受限,建设效率缓慢,未考虑到租住特殊人群生活需求等一些关键性问题。为此,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完善公租房建设,增强公租房内部空间的适用性。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公共租赁住房居住人群主要以外来工作的无房人群为主,以及没有享受住房保障的中低收入群体。根据该部分群体对公共租赁住房的居住需求,本文首先对公租房居住环境进行分析,从公租房环境选址的“适用性”开始,阐述公租房目前居住环境选址的不足以及对其进行分析与建议,继而对于公租房租住对象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其次,文中对于不同的居住人群,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户型结构,以此降低空间的空闲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公租房的空间,以及对于公租房面积标准的界定,并对公租房的户型进行深入分析;则再次通过家具与室内空间的关系的分析,结合公租房室内家具的布置,提出室内各场所环境在公共租赁住房中的适用性途径;最后以老年人和残疾人这些特殊群体为对象,以其需求进行无障碍设计分析与总结,充分体现设计者在公租房建设的社会责任感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进一步提高公共租赁住房的适用性。公共租赁住房的适用性是以满足租住对象的基本生活为目的,以方便居住对象的生活为原则,以全面地适应不同居住群体的需求为目标。考虑到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是公共租赁住房重点租住的对象,他们有其特定的生活居住习惯,需要营造出与其相适应的内部空间环境,更好地满足公共租赁房租住群体的居住需求,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共租赁房的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