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学视角下的瑶族千家峒运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Delp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瑶族“千家峒运动”为考察个案,以符号学背景下的姓名谱系为视角,梳理辨析作为“华夏边缘”的瑶族文化区系,其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变,展示其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并试图在此基础上,给出“瑶族发展前景展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建议。瑶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现主要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瑶族是一个不断迁徙、融合的民族,关于它的起源,存在着“一元”和“多元”多种说法,其中大多数人认为瑶族与古代“荆蛮”、“长沙武陵蛮”等在族源上有渊源关系。关于那些民族起源的遥远记忆因年代久远在瑶族人心里已经逐渐褪色,但瑶族先民曾经居住过的景色优美、生活富裕安稳的如同世外桃源般的千家峒却在世世代代的瑶族人心里根深蒂固、心向往之。自然和人为原因以及一些宗教观念因素的影响,让怀揣着朝拜祖先圣地和追求幸福生活两个动机的瑶民或有组织性的、或自发的一直找寻千家峒故地,要求返回千家峒居住,这一系列活动被叫做“干家峒运动”。而千家峒传说中500年后瑶民相认的信物——十二节牛角代表着瑶族十二姓成为瑶民互相认同的凝聚点,它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瑶族成分认同的依据之一福柯在其著名的《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可以把使符号‘说话’,发展其意义的全部知识,称为阐释学;把鉴别符号,了解连接规律的全部知识,称为符号学。”中国姓氏是中国几千年父系社会全过程的见证,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正因为中国人的姓氏历史悠久、宗族观念根深蒂固,所以通过对一个民族的姓氏研究来进一步探讨其历史与文化,这是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无论是瑶族继承远古图腾时代的古姓,或是接受封建王朝及官吏的赐姓,或是在民族融合中接受其他民族的姓,还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进行改姓,这些都是记录瑶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依据符号学规范,切入对瑶族“千家峒运动”中民族谱系姓氏重构的考察辨析,是深入理解瑶族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的缘起与流转、梳理瑶族文化应对和挑战的历史抉择与变迁理想进路。在考察研究的具体步骤上,本文以姓名学的角度切入,采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瑶族千家峒运动以及瑶族的姓氏传说,阐释几种姓氏学说产生的原因;并从瑶族姓氏的起源和流变两个方面解释瑶族姓氏逐渐丰富的原因,补充相关瑶族历史文化知识,说明千家峒运动发生的原因;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阐释以十二姓为基础的渡海神话的出现原因,以及瑶族在面对汉族强大的涵化压力下在姓氏制度方面所作出的改变。论证瑶族千家峒运动属于瑶族民族意识、民族性格苏醒的复兴期理论界定,探讨如何平稳过渡到新的恒稳期,在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双重刺激下才能保证瑶族及其文化持久、稳健发展。
其他文献
超重和肥胖是由机体摄入的能量大于消耗的能量、脂肪在体内过度积累引起的,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经过多年国家检测我国儿童超重和肥胖人数正在持续增长,虽然近十年国家相继
光密度检测仪是一种用来检测物体透光度的仪器,在生物、医学、工业镀膜等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在生物、医学和工业探伤领域,X光片上光密度的值反映了被测物的内部结构;在镀膜生
盘瓠神话自东汉末年被记录下来之后,经历了书写文本的代际延续和更替,通过对汉文古籍记载的盘瓠神话文本进行分析,发现自晋代起有关盘瓠繁衍后代的叙事就已形成"上山""下海"
本课题是以嵌入式技术为基础,专为磨床砂轮研制一款多功能现场动平衡测试仪。砂轮是磨床的关键部件,由于制造误差、安装误差和砂轮磨损不均匀等原因,往往会造成砂轮不平衡。在磨
提取伪狂犬病毒(PRV)Bartha-K61株基因组DNA为PCR扩增模板,并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PRV Kaplan株UL区UL25、UL24、UL23、UL22基因序列,选择保守序列设计了两对引物,这两对引物
<正>南开大学孙立群教授曾在CCTV-10《百家讲坛》的《千古中医故事》系列中讲扁鹊。其中提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的"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
期刊
贾樟柯是备受争议的一位中国导演,他的电影多以阴郁的观感基调为主,具有现实主义美学特征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本论文从美学角度出发,结合电影特性及悲剧性哲思,在对贾樟柯电影作品
历史上,美国已经出现了五次大的并购波,而且正在往外辐射。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的并购企业数目以及并购资产规模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并购多以股权交易为主,而且呈现出地域
<正> 北京中医学院主编的《中国医学史》,是我国目前一部承前启后的中医史。它摆脱了一些前辈医史学家的框框,提出了新观点,尤其对时代背景及重要人物、书籍的影响阐述得比较
介绍一种简便的菌种保藏方法江西海泉生物工程公司(336000)钟启平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固态发酵技术在活性酵母饲料和其它一些饲料产品的生产中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发展,菌种退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