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离体再生及抗病基因遗传转化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ub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草莓品种丰香、矮丰、莱斯特和北斗为试材,研究了品种、激素配比、培养基、外植体、苗龄和培养条件对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优化了草莓再生条件,获得了草莓高效再生体系。通过叶盘与农杆菌共培养的方法建立了矮丰草莓的遗传转化体系,将抗真菌γ-硫堇蛋白(γ-thionin)Rs-AFP1基因导入矮丰草莓叶片外植体,获得了Kanamycin抗性植株。GUS化学组织染色和PCR检测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 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矮丰草莓的再生能力明显高于其它3个品种。培养基组成和激素配比直接影响草莓再生,MS(无机成分)+B5(有机成分)培养基与MS、N6和WPM培养基相比,可得到较高的不定芽再生率,在MS无机成分+B5有机成分+TDZ 2.0mg/L+IBA 0.1mg╱L的培养基上再生率达97.5%。蔗糖、琼脂浓度和pH值也对草莓再生有显著影响,以蔗糖3%(W/V),琼脂0.75%(W/V),pH5.8为最佳培养基条件。以BA代替TDZ后,不定芽再生率没有显著变化,但再生不定芽长势减弱。暗处理和苗龄都影响草莓的再生,以35~40天苗龄,暗处理7天为最佳培养条件。用矮丰草莓叶片和叶柄进行不定芽再生实验,发现叶片再生频率明显高于叶柄,叶片接触培养基的方式对再生没有显著影响。再生芽可在MS+BA0.2mg╱L+IBA 0.1mg╱L的培养基上生根。 在建立矮丰叶片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进行矮丰遗传转化研究。结果表明,预培养降低GUS的瞬时表达量;菌液浓度在OD550nm=0.3~0.5之间GUS瞬时表达量最大,侵染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共培养3天,IBA和AS的存在可以提高GUS瞬时表达量。共培养中Kan浓度过高不利于不定芽的分化,20mg/L的Kan可有效地抑制非转化芽的再生。Carb对不定芽再生无明显影响,试验中以300mg/L的Carb作为农杆菌生长的抑制剂。经Kan筛选,GUS组织化学染色和PCR检测证明共得到3个转基因株系。
其他文献
该实验以中国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所筛选到的一个苹果铁高效基因型——小金海棠(Malus xiaojinensisCheng et Jiang)为试材,分别克隆了小金海棠的抗缺铁相关基因MxNramp1基
为研究蔬菜硝酸盐积累的机制,并找出一定的栽培措施以降低蔬菜的硝酸盐含量,本研究通过水培试验,探讨了不同基因型、不同氮肥水平、不同氮素形态配比及生长后期不同供氮方式对叶
本试验以‘四季蜜’、‘立冬本’龙眼嫁接新梢及‘红核子’龙眼叶芽为材料,研究不同龙眼品种中SVP同源基因序列的差异(包括基因序列的可变剪切)及表达差异,探究龙眼SVP同源基
香蕉(Musa spp.)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但常常遭遇低温等伤害,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快培育出抗寒新品种成为了亟需解决的
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条件下因缺少雨水淋洗,且温湿度、通气状况及水肥管理等均与露地不同,加之又长期处于高集约化、高复种指数、高肥情况下,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日趋加重。
本论文以二年生杨梅(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荸荠种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不同温度(25,12,2℃)和光强下(0,400μmol m-2 s-1)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D1蛋白的变化情况,
微融合(Microprotoplast fusion)是进行植物部分基因组转移的非对称融合新途径。获得高频率的微核是开展微融合的关键,而同步化的悬浮系有利于微核的分离。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建
家乡的糖醋鱼,母亲炒的,色泽鲜、味美.甜里带酸,加上其他一些佐料,可称得上“美味佳肴”.rn
大理原以风花雪月闻名于世.而今,一条百余米的洋人街镶嵌于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上,又为其增添了几分色彩.rn
思绪油然而来,想写点东西来摆脱这几天内心的烦恼,于是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打起键盘.给这不眠的夜、不眠的人来点轻盈的东西,仿佛让世界上的一切幸福、一切美好都成为瞬时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