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震作用下含不连续面高陡岩质边坡动力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岩质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区域地质情况,特别是边界区域岩体内主要构造断裂体系,及各类节理组及各类软弱面的分布及其组合情况,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岩质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和稳定性问题是当前岩土地震工程和地震工程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强震作用下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不连续面的几何分布和物理力学特性决定的。特别是,对于含有顺向节理或逆向节理的高陡岩质边坡,地震时发生崩塌等严重破坏极大的影响了周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正是由于地质构造、岩体材料、不连续特性以及地震动的复杂性,导致岩质边坡的动力稳定性问题变得非常复杂。本文针对岩体的不连续特性以及地震力的动力特性,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以及大型振动台试验等手段,开展了地震波在含不连续节理岩体中的传播特性研究,明确了含不连续面的高陡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以及其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和特征,揭示了不连续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含有顺向及逆向节理的岩质边坡,开展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对不连续节理对地震波的传播特性的影响以及其对边坡地震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有限元分析采用时域动力分析,考虑不连续面与周边岩体界面的多重反射折射。分析了不同时刻的波场分布,由于不连续节理与周边岩体界面的作用,地震波在含不连续面边坡中的波场呈现多重反射折射现象,高频成分卓越,并伴随着位相的产生,位相与节理的布设及数量相关。水平输入时,顺岩分布边坡在节理间产生强反射现象,震动持续时间较长;而逆岩分布边坡会尽快趋于稳定。水平输入及垂直输入时的波场分布有着明显的不同。地震动沿坡面呈放大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坡尖,沿坡顶向坡内减小。设计并开展了含不连续面的岩质边坡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利用振动台对含顺向节理的陡倾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岩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变形破坏过程和机制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在试验设计阶段,通过材料试验,采用了水泥、砂、铁粉、粘土与混合剂的配比模拟了岩体材料。采用特氟龙布,利用其表面摩擦系数极低的特性,模拟了岩质高陡边坡的不连续节理。制作了含有不连续面的高陡岩质边坡模型。通过一系列的振动台试验,观察了边坡模型从裂缝产生发展到最终滑动破坏的全过程。高陡边坡模型的破坏可总结为三个阶段:裂缝产生阶段、坡面剥落阶段、沿不连续面的崩塌阶段。滑动面发生在距离顶部为坡高的1/3处。通过在边坡不同高程,不同位置布设传感器,采集了地震动力响应(加速度、压力、应变)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对比和分析,得到了不同输入方向和不同输入强度时地震荷载作用下含不连续面的岩质高陡边坡的加速度、动土压力和应变响应,分析和总结边坡模型的动力响应规律及特征。试验结果表明,边坡对输入动荷载具有放大作用,沿坡面向上,PGA放大系数呈上升趋势,最大值出现在坡尖,沿坡顶向坡内减小。坡体内PGA放大系数在垂直向上稍有放大。PGA放大系数变化规律受不连续节理分布和动荷载震动方向的影响。动荷载水平向输入时的最大PGA放大系数明显大于垂直向输入时的最大PGA放大系数,说明坡体在水平向的动力响应更为强烈。随着地震动输入的变化,动力响应在坡体内呈线性放大,在水平向上表现为节律性变化。试验结果有助于了解含不连续面陡倾岩质边坡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规律,对研究其动力失稳机制和抗震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从植被护坡的岩土工程学视角出发,围绕植物根系的固土机理及植被护坡稳定性评价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具体来说,本文完成了如下的工作: (1)对植物根系的基本特征进行了
物理、力学以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大多可以从数学上拟定为数学物理方程的边、初值问题。一些简单的问题可采用解析求解的方法,而对于大多复杂的问题通常只能采用数值算法求解。
近年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一直缺乏统一的标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湖南茅草街大桥和杭州湾大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钢管混凝土拱桥和斜
本文系统介绍了当前国际结构振动控制的公共平台——Benchmar模型,给出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第3阶段9层非线性钢框架抗震结构的有限元建模,结果表明,模态、无控地震反应
曲线箱梁桥在现代化的公路及城市道路立交中应用非常普遍。而在国内的一些大型互通立交中,大多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曲线箱梁桥。本文根据目前小半径、大跨度、等高度预应力
为了适应住宅平面灵活布置,异形柱结构现已广泛应用到工程建设中,其中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将建筑功能的合理性和使用功能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了理想的居住环境
结构面(包括断层,破碎带,泥化夹层,节理和裂隙等)破坏了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围岩、边坡、岩基的长期持续稳定性构成潜在的威胁。结构面的流变力学性质往往控制着岩体的实效变
学位
土石坝以其取材方便、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和扩建、对地质条件要求低、能适应地基变形、施工技术简单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水利、城市建设、工厂弃渣、矿山尾矿堆积等领域,但土石坝
真空一堆载联合预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但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侧向变形,这样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必要时需采取一定的工程防护措施。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