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06年人均GDP逼近2000美元,2007年将超过2000美元。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人均GDP处于1000-3000美元区间,是社会发展的不稳定期,社会问题突出,社会经济发展遭遇诸多矛盾。事实证明,目前我国社会处于这个矛盾凸现期。信访制度作为我国民众与政府沟通信息和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出现许多新阶层,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诉求日益复杂,由此引发社会结构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人民内部矛盾出现许多新情况,社会阶层之间、不同利益集团之间、阶层和利益集团与政府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并日趋频繁、激烈,冲突性增强。在社会经济形势急速转变的现阶段,信访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信访工作面临的压力增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信访洪峰不断涌现,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的频率、规模都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信访问题的冲突性增强,信访制度面临严峻挑战,如果不探索新时期民意表达的新途径,不有效发挥信访制度社会润滑剂的作用,不断升级的严峻信访形势势必会威胁到社会稳定的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剖析信访制度的运作机制,剖析信访制度在传递社会信息、实现民意上达功能、解决社会纠纷、缓解社会矛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信访制度运行的法律制度环境与人文环境,探索信访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发挥社会润滑剂的作用、民众与社会如何有效地向政策制定者传达社会信息与社会需要。本论文的选题建立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矛盾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机制研究”及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社会经济不确定性及预警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筛选,基于我国信访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而确定的写作思路。本论文分为七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我国信访制度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民意表达的非常规性渠道,包括瑞典、英国、法国、日本、我国香港特区等国家和地区的申诉专员制度的特征、运作模式。同时,简要回顾我国的信访制度及其发展历史,并且概括介绍了我国学术界对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第三章介绍我国信访制度的情况以及当前的信访形势,阐明我国信访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四章是本论文的重点,也是文章的核心。主要从四个方面辨析我国信访制度在处理社会问题、缓和社会矛盾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及悖论,剖析我国信访制度运行的政治体制、法律和社会人文环境:分析我国行政体制模式下信访制度设置、存在以及在解决纠纷与利益表达之间存在的问题;找出我国信访工作面临巨大压力的根本原因,从信访制度建设生态环境的角度分析我国传统社会导致信访渠道成为民众解决纠纷的最后寄托以及信访制度设置初期的秘书功能被严重扭曲的主要原因。第五章是在本课题小组其他成员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介绍我国社会矛盾演进的阶段及机制,论述我国的信访制度在缓解社会矛盾过程中的功能与消极作用。第六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于信访制度的每一种大的缺陷提出建议,尝试为我国信访制度的改革方向提供政策建议。第七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