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D、VANGL基因多态性与神经管发育缺陷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的研究重点是应用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工具,对与平面细胞极性(planar cellular polarity, PCP)信号通路相关的VANGL、FZD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进行分析、筛选,确定可能影响基因功能的SNPs位点。进而在神经管发育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s)与正常对照人群中用实验的方法对这些SNPs位点予以验证,探讨其与NTDs发生的相关性,为临床开展优生遗传学咨询和筛选通过干预PCP信号传导防治NTDs的药物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1.通过生物网络数据库查找VANGL1、VANGL2、FZD3和FZD6基因编码区SNPs,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包括:使用Blocks数据库分析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查找基因的基因组定位和结构信息等;应用CLUSTALW软件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并绘制系统发育树),结合相关参考文献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最终确定课题要研究的8个SNPs位点。2.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临床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类、收集临床标本(所有标本均为来自中国北方地区汉族人群),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备用。3.对NTDs患者与正常对照人群的基因组DNA选定的8个SNPs位点进行直接测序,分析SNPs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单体型在病例-对照组间的分布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以及各基因SNPs位点间交互作用;并对基因变异前后,蛋白质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分析。结果:1.确定的8个SNPs位点分别为VANGL1基因346G>A (Ala116Thr); VANGL1基因1040A>C (Glu347Ala); VANGL2基因1209G>C (Gln403His); FZD3基因435A>G(Leul45Leu); FZD3基因702T>G(Pro234Pro); FZD6基因97A>G(Met33Val); FZD6基因1033A>C (Met345Leu); FZD6基因1991C>A(Ala664Glu)。2.直接测序结果发现VANGL1基因的346G>A (Ala116Thr)位点不仅存在GA基因型,而且新发现了GC基因型,导致第116个氨基酸由丙氨酸(Ala,A)→(脯氨酸Pro,P);FZD6基因的97A>G (Met33Val)位点新发现了AT基因型。3. VANGL1基因的346G>A (Alal16Thr)位点在病例-对照组间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34和0.014),新发现的基因型GC使患NTDs发生的危险度增加,其OR值为9.918。4.FZD6基因3个SNPs位点(97A>G,1033A>C,1991C>A)间的A-G-C单体型在病例-对照组间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48),且OR<1,提示其可能使NTDs发生的危险度降低,为NTDs发病的保护因素。5.基因相互作用结果表明VANGL1基因346G>A(Alal16Thr)位点出现GC基因型,同时FZD3基因435A>G(Leu145Leu)位点出现GG基因型在病例-对照组间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26);VANGL1基因346G>A (Alal16Thr)位点出现GC基因型,同时FZD6基因97A>G(Met33Val)位点出现AA基因型在病例-对照组间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2);VANGL1基因346G>A(Alal16Thr)位点出现GC基因型,同时FZD6基因1033A>C (Met345Leu)位点出现TG基因型在病例-对照组间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04);VANGL1基因346G>A(Alal16Thr)位点出现GC基因型,同时FZD6基因1991C>A(Ala664Glu)位点出现CC基因型在病例-对照组间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0.010)。6.蛋白质结构预测分析结果显示VANGL1基因Alal16Pro变异后其116位点所处的a螺旋结构片段缩短,推断该空间构象的改变可能会影响VANGL1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结论:1.首次发现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存在VANGL1基因Alal16Pro变异特征,其GC基因型对NTDs发生可能具有重要致病作用。FZD6基因3个SNPs位点(97A>G,1033A>C,1991C>A)间的单体型A-G-C可能使NTDs发生的危险度降低,为NTDs发病的保护因素。此外VANGL1基因与FZD3基因及FZD6基因存在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增加NTDs患者的患病风险。同时也印证了PCP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管形成及PCP信号通路成员间存在相互作用的理论。2.由基因变异引起的氨基酸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空间构象发生变化,并可能进一步影响VANGL1的生物学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神经管闭合过程。3.研究结果提示PCP信号通路相关基因VANGL1、FZD3、FZD6的变异可能与NTDs发生相关联。从而印证了围孕期孕妇补充叶酸制剂并不能完全预防NTDs发生的观点。4.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SNPs数据进行提取、筛选、分析和预测,并用实验的方法在病例-对照组中进行验证,从而明确候选SNPs与复杂疾病发生的相关性,这样的研究思路是有效且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体育舞蹈在中国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体育舞蹈竞技比赛在全国各地开展。作为体育舞蹈两个舞种中重要的一项,标准舞深受世界各地体育舞蹈运动员的重视。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通过多年的研究与修改推出了WDSF标准舞2.1评分系统。双人配合技术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评分标准被单独列出,足见双人配合技术在体育舞蹈标准舞运动员场上表现以及竞技能力构成中的重要性。多数体育舞蹈标准舞教练员、运动员都认为双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师承担着促进小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体育观念的重要任务。小学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是体育教师从事教学、工作、职业发展的能力,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水平关系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系到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高低、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最基本的前提。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法等
为更好地把握国内外幼儿动作技能发展态势,为我国幼儿动作技能科学研究和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性意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采用中外比较的研究视角,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 Space V,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SCI-EXPANDED、SSCI两个字库)”中收录的近30年国内外幼儿动作技能研究的文
在当今世界所有的竞技体育项目之中,足球运动是其中最受欢迎并且也是影响力最大的团体体育项目,因其具有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被冠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称号,从而深受大多数体育爱好者的追崇。而亚洲杯是众多洲际杯赛中的一种,同时是亚洲地区内最高级别的国家级赛事,能够充分的代表一支国家队的真实的竞技水平。纵观中国男足与日本男足,两者同属于亚洲地区的参赛选手,却表现极为悬殊的差距,中国男足自2004年于亚洲
百叶龙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凭借其“荷花变龙”的绝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长兴百叶龙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浙江更是举全省之力重点培养百叶龙产业,传承方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政府、商业、民间共同发力,为百叶龙传承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而近年来多元化的发展开始出现“一头独大”的情况,商业传承模式的
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体育舞蹈选手在世界各地所举办的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推动了我国的体育舞蹈标准舞运动成绩不断提升。虽然我国体育舞蹈标准舞项目整体竞技水平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与欧洲体育舞蹈标准舞竞技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把握并提升体育舞蹈标准舞运动员核心竞技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已经成为发展标准舞领域的当务之急。本研究根据WDSF2.1评分系统,运用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出优秀
体育舞蹈标准舞维也纳华尔兹右转步动作是选手竞赛制胜的关键技术动作。本文借助Perception Neuron Studio动作捕捉设备,运用运动生物力学测试方法对维也纳华尔兹右转步动作的运动角度、重心位移和运动轨迹三项运动学特征进行数据采集,以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A组标准舞冠军选手动作技术参数为标准,对维也纳华尔兹右转步技术的身体重心位移;躯干关节运动轨迹、角度变化特征;上肢肩关节运动轨迹、角度变化
双左疾转动作是华尔兹舞中较为关键的技术动作,是很多其他高难度复合动作的基础。不管是初学者还是高水平选手,双左疾转动作的使用率都是极高的,在规定组合银牌、金牌里或是花样组合的编排中,都有该动作的出现。在竞赛中,完成双左疾转动作的流畅度、平稳度以及保持美感是竞技成绩的制胜点;在教学与训练中,双左疾转动作的教学和练习,对提升其他舞种的技术也有很大帮助。目前国内外从运动学角度对该项技术动作的研究分析较少。
湘西苗族鼓舞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下其传统形式、原始功能被日渐凸显的商业价值所替代。笔者将通过舞蹈生态学中以舞蹈本体为核心的落脚点,考察湘西苗族鼓舞的社会文化生态,并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科学的阐释。对湘西苗族鼓舞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进行概述,探究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其舞蹈形态进行分析,以舞蹈本体为基础探究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特
研究目的:急性肾损伤是一组以肾小球滤过率骤然下降为主要特征的异质性疾病,其表现有血清中肌酐浓度升高或出现少尿,并按阶段和及其发病原因分类。诸如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大强度力竭运动后,运动员急性肾损伤的发病率较高。研究发现力竭运动后体内促炎细胞因子表达异常活跃,可能是急性肾损伤的诱因之一。本研究根据细胞因子在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异常为切入点,对Wistar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跑台运动建立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