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审计风险呈放大之势。如何识别、评估和应对审计风险,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作为审计风险是否进入审计活动的业务承接阶段,它决定了该项目的审计成败、成本大小和法律责任的承担。因此,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判断其可审价值是每一个会计师事务所必须直面的命题,如果承接了不具有可审价值的业务,则会令事务所面临过高的审计风险,导致审计失败或是付出更大的代价。然而,目前对于审计业务可审价值的认定还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标准,事务所各自为战,不同的事务所有不同的标准且多为主观意识主导,导致审计质量良莠不齐,无利于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风险管理理论并结合模糊总结评价法,力求建立一个在业务承接阶段,具有一定操作性的认定标准,以提升审计质量,维护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社会形象。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对相关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审计业务的可审价值进行了界定。再总结分析影响事务所业务承接风险的相关因素形成风险库,并基于风险管理理论,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出了新的审计项目可审价值认定模型及标准。同时,本文以Z会计师事务所承接A审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新构建的可审价值认定模型对其原有认定过程进行优化,用定量加定性结合分析的方式,削弱了其原本认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观化及风险考虑不全面等问题。最后,针对事务所面临的业务承接风险,本文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风险应对措施。笔者认为,对审计项目可审价值的认定过程及标准进行优化,有助于从源头上控制审计风险,在一定意义上避免可能的审计失败,有利于审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及审计质量的提升。并且,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同等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