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酪氨酸激酶JAK2V617F突变体在骨髓增生性疾病中致病作用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髓增生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s)是指骨髓组织持续增殖而引起的一组疾病,常表现为造血干细胞(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的MPDs。PV患者造血祖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对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高度敏感且细胞中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异常,但是这些细胞表面的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并无异常,表明这些细胞内的PTKs和PTPs可能发生了改变。通过对候选PTPs和PTKs编码区cDNA的测序分析,在24例PV患者中我们发现20例患者JAK2存在G:C→T:A点突变。该突变呈现多样的杂合现象,即突变的比率是随机的,并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这表明此突变是后天获得性的突变而非先天遗传因素所致。突变直接导致其编码的JAK2激酶也发生了改变,也就是JAK2激酶的假激酶结构域——JH2区域的617位上的缬氨酸残基(V)被苯丙氨酸残基(F)所取代。JAK2V617F突变体激酶活力明显升高,当JAK2V617F与EPOR在Hela细胞中共同表达时,其可持续激活EPO诱导的信号通路。这一功能获得性突变解释了PV患者造血祖细胞对许多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高度敏感的原因。为了证明JAK2V617F是导致PV的原因我们还成功地在小鼠中表达了hJAK2V617F基因,得到可生存并繁殖后代的转基因小鼠模型。而JAK2激酶突变体的高水平表达,使小鼠表现出一系列与MPDs非常相似的表型特征,这说明在小鼠中,JAK2V617F能导致MPDs的发生,同时我们也为研究JAK2V617F的病理学作用以及开发治疗MPDs的方法和药物提供了优秀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反射面天线机电耦合分析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反射面天线的结构分析,利用变形反射面单元的节点位移信息得到变形后的反射面的网格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使用物理光学
目的:分析宫腔水囊压迫法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4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妇,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7例。
第一部分自主神经对急性心房电重构和心房颤动易感性影响的时间依赖性研究目的:自主神经在心房颤动(房颤)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而心房电重构是房颤的重要基础。但自主神经
研究背景和目的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冠心病死亡人数占人口总死亡数的15%以上。心肌缺血后有效的血运重建对保护心功能、改善患者远期预后起关键作用。整合素是细胞表面
研究背景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阐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寻求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当今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已有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可能促进心
目的心肌缺氧损伤广泛存在于严重烧(创)伤、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病程中。严重烧伤后在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之前,即可发生心肌损害和功能减退,其机制尚不清楚。缺氧后细胞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研究背景:高动力性肺动脉高压是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时机,手术成功率及手术后的生存质量。有关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机理和治疗研究已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隐性德育的不足,从显性教育的隐性渗透、大学内涵形态建设、大学生德育实践、大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等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构建隐性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