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围产期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是导致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给奶牛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包括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被认为是诱导子宫内膜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子宫在细菌的刺激下释放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子宫。目前临床上针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药物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是因其耐药性和易残留而显现出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抗生素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中药已被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围产期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是导致奶牛繁殖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给奶牛养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包括细菌在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被认为是诱导子宫内膜炎发生的重要因素,子宫在细菌的刺激下释放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子宫。目前临床上针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药物多以抗生素为主,但是因其耐药性和易残留而显现出诸多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替代抗生素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越来越多的中药已被证实对奶牛子宫内膜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丹皮酚作为一种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的中药提取物,我们推测其可能在治疗病原菌引起的奶牛子宫内膜炎中发挥作用。为此本课题以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为模型进行临床体内试验,检测丹皮酚是否具有保护效果。体内试验分三个组进行,分别是健康对照组(健康奶牛20只),疾病对照组(患病奶牛20只),丹皮酚治疗组(患病奶牛20只),各组奶牛体重相似且处于相同的在相近的发情周期,进行相应的处理7天。处理结束后,检测各项奶牛子宫内膜炎相关指标,结果发现丹皮酚治疗组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丹皮酚治疗组综合治愈率达到70%。通过检测子宫颈口黏液和血液白细胞数发现,与疾病对照组相比,丹皮酚治疗处理显著降低子宫颈口黏液白细胞,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P<0.01)。为了进一步检测丹皮酚的保护作用和可能的作用途径,我们利用脂多糖(大肠杆菌主要毒性物质)诱导体外培养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建立体外子宫内膜炎模型。在对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丹皮酚进行治疗处理后,发现由脂多糖诱导的细胞损伤明显改善,细胞活力显著升高(P<0.01),然后检测了培养液上清炎性因子IL-1β、TNF-α含量的变化,发现丹皮酚显著减少了脂多糖诱导的IL-1β、TNF-α生成(P<0.01),提示丹皮酚明显改善了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反应;NF-κB信号通路作为调控炎性因子生成的重要途径,在脂多糖处理后被激活(P<0.01),而丹皮酚对其活性也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进而显著抑制了NF-κB介导的IL-1β、TNF-α的转录过程(P<0.01);另外氧化应激也被发现参与了脂多糖诱导的原代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损伤,脂多糖处理后ROS和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丹皮酚则对脂多糖诱导的氧化应激水平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丹皮酚可以通过发挥抗炎、抗氧化作用,进而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这为包括奶牛在内的动物子宫内膜炎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具有重要的实际生产意义。
其他文献
原位覆盖技术是控制底泥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覆盖材料的选择和优化作为技术核心是研究热点。综述了污染底泥原位覆盖技术的主要原理,介绍了过氧化钙、沸石、生物炭3种目前常用的覆盖材料的修复机制和修复效能。针对单一覆盖材料存在的目标污染物选择性弱、污染物二次释放、材料消耗速率过快、修复周期短等缺点,提出采用改性剂进行改性或多种覆盖材料联用的方法,可有效延长覆盖材料处理时效,避免污染物短期抑制后再次释放,提高
为了研究博落回提取物(Macleaya cordata extract,MCE)对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攻毒商品肉鸡的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AA肉仔鸡720只,随机分成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采用2×4析因设计,即在Cp攻毒和不攻毒基础下,分别设置4个处理,分别添加MCE 0 mg/kg、200 mg/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oides)是芒果采后最主要的病原真菌之一。本实验中芒果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经过划伤处理后,采用转录组学测序技术,对划伤处理后18 h和36 h的菌丝进行转录组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探究其转录水平上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如下:(1)芒果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经过划伤处理后,18 h
(2020年8月1日发布,在线出版时间:2020-08-05)更新说明药物临床试验过程中对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价,是全面、客观评价一个试验药物不可或缺的内容。新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中,强调了申办者在安全性信息收集、评价、递交和分发环节中的责任,也对研究者如何保障受试者安全、做好安全信息记录和评价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本共识旨在为研究者进行安全性信息的收集、评价、递交提供指导,
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技术及各种组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为微生物资源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也为微生物资源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与思路。因此,本课题以具有天然产物合成潜力的疣孢菌(Verrucosispora)属放线菌为目标,应用“生物勘探-多样性分析-选择性分离”的策略,获取疣孢菌菌株,为挖掘疣孢菌资源,研究其生态作用奠定基础。根据疣孢菌属16S rRNA基因的序列特征设计了一对疣孢菌属特异性引物
新时期背景下,实现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仅可以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强化监督职能,加快高校的发展步伐。因此就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进行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可引起鸡的病毒性关节炎(Avain viral arthritis),感染率可达100%,发病率为5%~20%,死亡率为1%~3%,能够引起肉鸡胴体品质下降和蛋鸡产蛋率下降。近年来,该病在我国流行呈上升趋势,ARV变异毒株更是给家禽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竞争ELISA(Competitive ELISA,C-
服务业中"顾客永远是对的"的理念往往令一线员工成为顾客不当对待的对象,致使一线员工表现出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文章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视角探讨旅游业顾客不当对待对一线服务员工工作退缩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引入感知主管支持探寻顾客不当对待对一线服务员工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作用边界。研究采用3阶段问卷调查方式,得到316份来自旅游业一线服务员工的有效问卷,进一步使用阶层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
杭州西湖山区的现状次生植被是在亚热带北部季风气候与人类干扰的综合作用下孕育的较为特殊的植被类型。在群落的种类组成上具有较强的过渡性质,反映了南北植物区系交汇的基本特点;植物区系的现状地理分布组合特征,在显示现状植被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质的同时,体现了更为强烈的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