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表演团体生存状态展现、比较与分析——以当今江都地区四种团体为个案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地方戏种之一的扬剧,有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清末民初,由扬州地方的香火戏发展而来的维扬大班和由花鼓戏发展而来的维扬文戏与维扬清曲在上海融为一体,形成“维扬戏”。至1952年,被称为“扬剧”。后来,扬剧辗转回到故乡扬州地区。今天在扬剧发源地之一的江都生存着各种不同类型的扬剧演出团体,它们的生存状态较之以往似乎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文章致力于对江都地区现有的四种扬剧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和研究。并且将江都地区的四种扬剧表演团体置于主体的地位,即他们是扬剧的参与者以及本文研究对象的资料提供者而不仅仅是被观察者。本文基于实地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江都地区的扬剧和扬剧团体的生存现状,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说明:江都地区不同体制下的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有着哪些共性和差异;不同的体制对这些表演团体的生存状态和行艺方式有何影响,以及造成这些不同的背景和原因。 本文将以文化研究的方法来看待这四种团体,把它们作为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分析文本,并围绕这四个文本展开论述。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新媒体艺术——这一新兴视觉艺术作为一种先锋艺术形式,运用丰富而多样的表现媒质,包括现成品的应用、数字语言的应用、计算机、互联网及视频技术创造出的网上虚拟艺
期刊
女性主义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进国门,其间经历了三个阶段,且自1995年以来,中国国内许多高校相继成立了妇女问题研究机构,至此,“女性主义”成为中国学术界研究讨论的热门话题。另
期刊
现阶段,尽管我国的国民经济正处于飞速上升时期,但是各种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对公众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为了顺利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国家制定了公众参与环境
在读图时代背景下,图式解读已成为人们流行的快速阅读方式,卡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的艺术形象和多元的艺术魅力,赢得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喜爱。本文从分析卡
期刊
流行音乐表演作为当今欧美乃至全世界大众文化的主流音乐表现形式,在通过当代迅速发展的传播形式和手段已深入到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之中。流行音乐表演多风格体裁的音乐表现形
每一种不同的民族文化,造就了不同的设计风格,而珍视和继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连续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中国设计走向世界的需要。中国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