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加工贸易不断发展,有效地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在增加国民收入、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加工贸易成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一种重要方式。加工贸易的价值链能够展现价值增值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原材料与零部件采购、加工生产、运输仓储、以及销售各个环节。我国的加工贸易就是通过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起来的。本文着重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和转型升级问题。首先,本文对加工贸易以及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内涵进行了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然后本文介绍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以及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分析。首先从加工贸易的规模、具体方式、区域分布、出口商品结构、主体构成等角度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然后运用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微笑曲线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业地位。接着,本文分析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然后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几个主要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加工贸易增值率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了我国加工贸易的主要升级路径。本文认为,虽然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其发展形势不容乐观,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看,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的低端组装加工环节,收益极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在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的双重压力下,我国加工贸易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本文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根据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即延长加工贸易企业的境内增值部分,推动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境外加工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