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对“精神”的论证及其合理性——《精神现象学》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黑格尔哲学的语言晦涩并且专业术语极多,因此人们对于他的“精神”哲学知之甚少。之所以人们只熟悉到他的辩证法、客观唯心主义、世界历史、哲学史等内容,恰好是因为“精神”哲学的发源地——《精神现象学》是一部哲学史上最晦涩的书籍之一,从而使得人们一定程度上忽视甚至极大地误解了黑格尔哲学的本来面目和主要内容。因此,本篇论文意在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精神”理论做一个研究,前半部分内容包括解析黑格尔对“精神”的运动的考察方法、《精神现象学》的内在逻辑剖析、探索隐藏的模糊不清的假设、探索黑格尔意味下的语言。论文后半部分在对“精神”的自我运动作出一个符合黑格尔原意的揭示的基础上,把自我意识与精神这个看似漠不相关的逻辑转变和演进较为完整的揭示出来。本文力图把《精神现象学》中所包含的种种作者未曾交代的因素暴露出来,因为这些因素对于理解该书的原意有着极大的帮助。笔者证明了《精神现象学》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体系,其中任何环节都仅仅是一个抽象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还原了《精神现象学》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本来面目,与当前人们对于《精神现象学》发散性质的研究划清了界限。此外,笔者发现意识的进展运动也完全不是一个世界历史性质的总结或者对于未来的预告,而恰恰从属于一个特定的思辨考察方法——辩证法,目的仅仅在于让“绝对知识”完成在逻辑上、形式上、内容上何以可能的证明。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迭出必然会有其价值观方面的根源。当前,对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论追踪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异化理论,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然而,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许多新事物接踵而至。鲍德里亚认为,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已经不足以去阐释它们。
在一般人的思维中,道德与文艺截然不同,正如善与美迥然有别一样。然而,文艺和道德事实上从来就没有分离过。本文力图通过考察西方美学史中对文艺与道德的关系的不同观点,来探
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与科学技术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通过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物质需求获得了满足,生活水
20世纪中国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与西方美学的译介、研究和相互照明,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被译介的西方美学经典着作里,莱辛的《拉奥孔》拥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
伽达默尔晚年的学术生涯撰写了大量现实感较强的文章,探讨大学教育,探讨世界秩序,谈论全球化和欧洲文明的未来等等,这些文字或访谈或演讲让伽达默尔走出学院,成为受世人尊重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