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观高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与超越——兼论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生态环境的加速恶化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严重阻碍,而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迭出必然会有其价值观方面的根源。当前,对人类面临的严重生态问题进行理论追踪,必然会涉及到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在此过程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作为两种相对立的价值观念,它们二者之间的理论辩驳就成为了价值观研究的焦点。在很多情况下,人类中心主义都被认为是引起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万恶之源”,对它的批判之声更是不绝于耳。这一方面是由于其本身存在着理论缺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们对其做了片面的、模糊的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历史发展过程的全面考察,还原人类中心主义的本来面貌,以期为建构科学合理的生态价值观提供一定的帮助。   第一部分是文章的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材料来源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的历史考察,在此基础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征进行了概括。第三部分是中国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态度,分别对“走入”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流派的合理内核和思想误区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则联系实际,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阶段为了遏制生态危机的持续蔓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他文献
葛洪承认神仙的真实存在,神仙存在具备怎样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成仙何以可能?神仙具备怎样的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如何评价葛洪的仙道思想?本文力图从哲学视角对上述问题加以探讨。
学位
威廉·詹姆斯作为美国实用主义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作为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詹姆斯对当代哲学的贡献主要在对
本文对“后资本主义”和“后社会主义”从理论来源、基本流派、理论特征、国内外研究现状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后资本主义”,“后资本主义”作为当代西方学界
理查德·罗蒂(Richard Rorty)(1931-2007)是继蒯因、维特根斯坦之后的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倡导者,反对唯科学主义的一位激进、典型的后现代的代表人物。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罗蒂的
本论文基于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现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之初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入手,对李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