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国美学基本理论的建构,与西方美学的译介、研究和相互照明,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被译介的西方美学经典着作里,莱辛的《拉奥孔》拥有独特且重要的地位。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者,尤其是朱光潜、钱钟书、王朝闻,他们在酝酿和构建自己的美学理论时,都从不同角度受到莱辛《拉奥孔》的触动和启发,或以之作自用,或取之以参照,或引之为同调。本文旨在探究出《拉奥孔》之于朱光潜“无言之关”、钱钟书“诗画互渗”及王朝闻“耐看说”的不同意义,展示出20世纪中国美学原理建构的大体格局和基本观点。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个维度,呈现出《拉奥孔》研究在20世纪中国关学史上的历史流变及深刻影响,并为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可借鉴的学术思路。 20世纪中国美学原理的建构以关论、美感论和艺术本质论为主题。本文选取朱光潜、钱钟书、王朝闻三位美学家恰好见证了这三种原理的建构过程。朱光潜“无言之关”论和钱锺书“一个怀孕的静默”论,是一种审美心理维度的美感经验的研究。前者将美感态度、移情、直觉、以及感兴等作为焦点运用到研究中,后者既是对中国传统诗画标准的批评,又包含了对美在历史上不同标准的索求。王朝闻“耐看说”以艺术美学原理切入,从美感角度阐释,用“‘审美如何可能’,以及审美对人生的意义”①终结。区别在于,在朱光潜和钱钟书那里,是通过艺术思考美学问题,在王朝闻这里,是直接探寻艺术自身的美学。 据此,本文通过“美在意象”探索朱光潜的“无言之美”对莱辛的“动静相宜”之关从认识、契合到嘹望的过程。通过“一种怀孕的静默”探究钱锺书“诗画互渗”与莱辛的“诗画各有衣帽”的异同。通过“不到顶点”探明王朝闻的“耐看说”与莱辛的“顷刻论”在理论本质上的暗合。最终由艺术审美关系走向人生审美关系,走向心灵化的审美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三人对《拉奥孔》的接受,以及这种接受在20世纪中国美学整体建构中的意义,首章总体交代《拉奥孔》在西方美学史上的意义是必要的。结尾处通过“内化”、“开拓”和“创生”揭示出《拉奥孔》在20世纪中国美学史上的引子角色。并映照前文,总结《拉奥孔》对中国现代美学原理的建构价值。最后以“感情”为基点重申三位美学大家的美学原理建构,对本文的研究意义做系统的总结与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