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行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体制下,居住空间声环境对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城市居住空间声环境的特点以及声源和人的关系为着眼点,研究创造宁静文明声环境的综合措施,探讨建筑内部撞击声的数值预测和优化方法。
研究表明,居住空间声环境是一个客观的和独立的存在,居住空间声环境是一种多维度的结构。在本研究探索的范围内,这一结构包括声源的三个维度和声环境认知与反应的四个维度,设计的声环境调查问卷实现了对各个维度的测量,问卷调查结果初步印证了目前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声环境的特点。
总结了海港城市声环境规划的启示;认为景观规划设计可以兼顾噪声控制,比较了几种景观元素的降噪效果;探讨了城市景观、声景观和城市降噪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景观生态学指导下的景观、声景观策略,证明城市景观规划中引入声景观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通过实验测量了楼板标准撞击力谱,建立了标准撞击力模型,比较了混凝土楼板面层和复合木地板楼板面层撞击力的差异;现场实测了楼板撞击振动问题,建立了详细的楼板振动分析预测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证明本研究建立的楼板撞击振动的数值模型是有效的,仿真和试验数据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R=0.943,R<2>=0.888;基于楼板振动有限元模型,依据楼板法向振动速度和声发射效率,对隔声工程楼板隔声优化的结论是该隔声工程楼板弹性阻尼层厚度可适当减少;分别用楼板隔声预测经验公式方法和本文楼板结构-室内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方法对浮筑楼板隔声进行了预测,对比预测结果证明本文楼板结构-室内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方法预测精度高、方法实用方便,可以作为隔声设计的借鉴和参考。
利用浮筑楼板和其下部相邻房间撞击声传输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楼板构造、房间形状、边界条件等因素对浮筑楼板隔声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浮筑楼板隔声取决于楼板结构特征和接收房间性质;夹支边界条件在接收室产生的撞击声压级低于简支、夹支组合边界条件;对称楼板(房间)室内撞击声压级高于非对称楼板室内撞击声压级。利用楼板结构-室内声场耦合有限元模型,选定适当的设计变量、约束变量和目标函数,对浮筑楼板结构进行了约束优化。
对轻板隔墙撞击声隔声进行了测量、评价和对比研究并尝试提出了一种测量评价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