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hankeycn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仿人机器人是多门基础学科、多项高技术的集成,代表了机器人的尖端技术。因此,仿人机器人是当代科技的研究热点之一。控制技术和控制电路集成技术是仿人机器人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仿人机器人的关节众多,控制电路复杂,要使其具备一些人类并不具有的功能,其控制电路就愈加复杂,因此优化控制结构,减小控制电路的体积和功耗,有利于控制系统与机器人本体的更好融合。而且,目前仿人机器人双足行走的速度、稳定性及自适应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拟人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也有赖于更加优化的控制方案和更加优化的控制结构。本论文对仿人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确定了被控制对象——仿人机器人HBUT-1各组成部分的尺寸比例及其关节自由度配置;并分析了机器人各并联关节的机构参数,给出了仿人机器人整体结构组合。其次,介绍了机器人关节驱动电机的选型;分析了关节驱动电机——maxon DC电动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再次,介绍了仿人机器人HBUT-1的感知系统总体结构;并重点分析了数字式摄像头、声纳、六维力/力矩传感器以及光电编码器在机器人感知系统中的应用。接着,分析了仿人机器人HBUT-1的控制电路整体结构;整个机载控制电路采用基于单板计算机的多层递阶、分布式控制系统,整个系统分为三层:组织层、协调层和执行层;每层均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从而分散了控制任务,有利于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然后,分析了机器人关节自由度被控制部分的动态数学模型,并针对执行层中关节控制器的硬件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了重点论述;该关节控制器以TMS320F2811型DSP为主处理器,它集运动伺服控制和功率驱动于一体,实现多轴运动控制,具备网络功能,体积小,功耗低,易于和机器人本体融合。其伺服控制算法采用模糊PD结合单神经元自适应PID的双模控制算法,试验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提高系统响应的快速性、精确性和鲁棒性。最后,对仿人机器人的步态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将所研究的仿人机器人简化为具有12个转动自由度的7连杆模型,建立了机器人位姿向量,并利用5次多项式组拟合单步周期内机器人的期望位姿轨迹。通过分析机器人在行进中的几何约束和稳定性的数学描述,将步态规划问题转化为寻优问题,并利用二进制数和浮点数混合编码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试验表明,使用该方法规划出的期望步态能够保证机器人具有较高的动态稳定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讨论了随机变量序列的“马尔可夫性”检验,接着讨论了基于绝对分布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叠加马尔可夫链预测方法和加权马氏链预测方法。特别是研究和完善了加权马
近年来,跨国公司为发展业务的需要,多方出击在我国争夺人才,使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凭借高于国有企业数倍的薪酬、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科研环境,一方面,抢
【正】羽毛球运动的预判是指在对方做出动作之前,运动员能根据对手姿势和身体部位发出的信息线索提前做出部分或完整应答的动作能力。本次研究通过实验的方法,表明预判对羽毛
以传统浸入式微弧氧化为参照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喷洒式微弧氧化装置在5083铝合金表面局部区域制备一层氧化膜,考察厚度、硬度、粗糙度和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三维形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各部门普遍实施了管理信息系统,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伴随着企业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客观上要求为高层管理者提供集
摇指是古筝众多的演奏技巧中极具表现力的演奏手法之一,也被视为较难掌握的指法之一,最常用的摇指指法有大指摇、食指摇、扫摇、扣摇、双指摇。而右手悬腕大指摇是古筝的一种
本论文对北京地区供暖条件下连栋温室冬季夜间热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冬季夜间供暖无植物条件下,连栋温室热环境模拟的CFD模型,并在国内首次采用CFD方
对于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应该与时俱进,赋予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我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的核心是知识,当今社会又已属知识经济时代。围绕着知识这个核心信息,计算机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成功实现有效转移和持续发展的根本。当前转移培训已在剩余劳动力中逐渐开展并日趋受到重视,但也存在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
大型复杂结构运行状态下的动态测试广泛应用于机械产品的性能测试和动态设计中。大型复杂结构的动态性能测试要求测试仪器通道数多、有一定的存储能力、能够进行多通道并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