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的反恐防控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11”事件后,世界局势风云变幻,纷争与冲突有增无减,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出,恐怖活动频繁发生,对世界安全和各国人民造成极大危害。随着国际社会反恐力度的持续加强,特别是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受到重创后,恐怖活动进一步向世界范围外溢,暴烈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导致防范困难加剧。作为受恐怖活动严重威胁的国家之一,中国近年来受到“三股势力”的渗透和破坏,严重威胁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是作为反恐前沿和主战场的新疆,从1990年到2016年底,发生了数以千计暴力恐怖犯罪活动,对社会生活、生产秩序等产生严重影响,成为新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坚强领导下,新疆充分发挥“党政军警兵民”整体合力,在做好“访惠聚”、“挖减铲”工作的同时,持续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绩,已连续五年多未发生暴恐案事件,反恐防暴维稳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因此,反恐防控工作要走好群众路线,聚集维稳的社会基础力量,“打防结合、以防为主”,在前期已取得重大成绩的基础上,发挥各类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整合与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全民反恐、各尽其责”的反恐格局,坚决打赢反恐维稳攻坚战,确保社会长治久安。论文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我国反恐防控现状和面临的压力,研究我国反恐防控体系建设路径。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有关文件精神及国家领导人讲话等,介绍研究中涉及到的恐怖主义、反恐防控体系、社会治理创新等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阐述国外在社会治理中应对恐怖主义的经验做法,夯实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SPSS26.0软件做基本的频数分析、交叉分析等,对我国反恐防控体系建设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在分析现状和成效的基础上,认为存在群众积极性不高、宣传教育不深入、互动渠道不完善、基层防控不完备、网络信息管控不全面等问题不足。最后,基于社会治理创新视角,从统筹规划常态化反恐防控顶层设计方面、正向引领意识形态遏制极端思想方面、依托社区村镇开展源头治理的基层防控方面和大数据背景下信息网络管控方面,提出完善反恐防控体系的建设路径,为做好反恐怖工作提供建议参考。
其他文献
利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遗传标记对现场生物检材检测分型,从而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认定或排除,是法医DNA检验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但遇到检材的STR分型与嫌疑人分型不一致或DNA数据库检索无结果时,往往使案件侦查陷入被动。此时,利用在不同人群之间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大的多态性标记位点,即祖先信息标记进行DNA供者的族群来源推断,可为案件侦查提供方向。常规的法医
学位
环境一旦发生损害便具有不可逆性,其修复不仅需要花费巨大的成本,且能否恢复原状未可知,因此事前的预防应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原则。然而,对我国的环境理论界和实务界而言,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是一个较新的领域,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制度设计还存在着不足,而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该制度功能的发挥,因此本文从制度构造和制度运行两个方面出发探求该制度的完善路径。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涉及四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
学位
真空金属镀膜(Vacuum Metal Deposition,VMD)是一种灵敏度极高、适用范围很广的指纹显现技术,尤其针对陈旧、潮湿条件下的潜在手印显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大多数报道都是基于VMD技术显现塑料袋、纺织物表面的潜在手印,但是对于金属客体上潜在手印的研究却鲜有报道。而金属材质的黄铜弹壳、不锈钢门把手及刀具往往是刑事案件现场的关键物证,此类客体上潜在手印的显现对嫌疑人身份的确认具有
学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解放中国西藏地方,完成中国大陆的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950年,党中央作出“解放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决定以在四川的十八军为主力进军西藏,同时从青海、新疆、云南各派一支部队向西藏进兵,以作策应,共同完成解放西藏的历史任务。隶属于云南军区的解放军十四军四十二师“一二六团”即是云南方向的入藏部队。“一二六团”接到进军西藏的任务之后,积极备战。主要包括:第一,思
学位
鞋印检索是刑事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重要融合分支,也是图像检索的研究方向之一。鞋印检索是指将嫌疑鞋印输入计算机算法中,与样本库中的鞋印图像进行相似度对比,得到与嫌疑鞋印花纹相同的鞋印。目前现场提取到的鞋印图像多为残缺鞋印,且背景干扰严重,使得鞋印检索工作存在困难。针对鞋印检索面临的挑战,本文开展了如下工作:第一,针对卷积神经网络对残缺鞋印特征提取能力不足问题,提出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特征提取网络,
学位
有机磷农药(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磷酸酯类化合物,是世界上常用的杀虫剂之一,也常被用于自杀事件或投毒杀人案件中。该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化学稳定性差,易于分解,给相关案(事)件的鉴定检测带来了一定困难。有机磷农药的代谢产物是其中毒的生物标志物之一,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对其进行检测是该类案(事)件认定和中毒诊断的关键。因此,本文立足于公安实战,基于沉
学位
纵火案件中,由于火场的高温破坏,大部分物证失去了证据价值,对现场所采集到的易燃液体残留物的检验鉴定是认定放火火灾的重要物证。汽油是纵火案件现场常见助燃剂,其化学成分复杂,不同的石油原料和化学工艺都会影响其成分构成。传统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灵敏度不够,难以区分质荷比相近的化合物,对样本中的同系物和少量存在的茚满、萘系物等成分的分离效果不佳。需要构建选择性和灵敏度更高的研判模型对汽油进行更具体的分类以确
学位
亚硝酸根和硝酸根以盐的形式广泛存在于生活中,其含量测定一直是各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法医毒物分析领域,亚硝酸盐中毒案件频发,而体内外检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以为案件定性提供依据。在亚硝酸盐中毒案、事件中,通常使用食品相关检测标准对胃内容物、呕吐物、剩饭剩菜等体外检材中的亚硝酸根与硝酸根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却较少对血液等体内检材进行检测。血液是毒物分析的主要检材,由于死后溶血现象普遍存在,往往只能取到全血
学位
医院本是为社会公民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共场所。但近年来医患冲突甚至暴力伤医案件频发,医院内部的安全秩序状况堪忧。北京警方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始了向医院派驻警力的实践活动:由早期在大型医院内部建立派出所,到后来的医院警务室,再到2020年《北京市医院安全秩序管理规定》开始实施,要求“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内设立警务室、民警常驻”,标志着医院驻警制度正式形成。本文以北京X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调研医院驻警制度
学位
厌恶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常伴有恶心、反感和远离诱发刺激的强烈愿望,具有回避潜在疾病威胁和道德违反威胁的功能。根据诱发刺激的不同可将其分为病原体厌恶和道德厌恶。病原体厌恶由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线索的刺激所诱发。道德厌恶由违背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品行所诱发。道德厌恶起源于病原体厌恶,二者具有相似的主观体验、面部表情和行为反应,但同时也具有不同的加工过程。相比于男性,女性具有厌恶敏感性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