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萧红研究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向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y_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重原因的影响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一次女性文学批评内涵的丰富,都会给萧红研究带来新的变化。所以,以萧红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萧红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可以具体可感的把握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轨迹及其演变的内在规律。本文以萧红研究为中心,将文章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1935年-1949年间萧红研究。在民族救亡的时代背景下,萧红的《生死场》受到广泛关注与好评。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动,萧红后期作品因与时代联系不够紧密而在文坛遭受了不小的非议,萧红研究至此陷入低迷。第二章是1978年-1990年间萧红研究。随着文化坚冰的打破,萧红和她的作品就好像深埋已久的宝藏又重新被人们发掘,萧红研究开始逐渐升温。80年代的中后期,萧红研究在西方女权主义等理论资源的影响下,批评观念不断更新,萧红的作品开始出现多种多样的解读,批评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第三章是1990年至今的萧红研究。随着整个社会与民族文化观念的不断更新,研究者不再把萧红限制在一个特定的群体里,而是将她放入整个现当代作家群,乃至整个文学史坐标系中去纵深考察。利用更为扎实的中外理论资源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提出萧红研究的新视角。第四章是在以萧红为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批评理论、批评方法、批评主体三个方面总结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走向。从整体上看,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明显的呈现出“两高一低”的不均衡、不连续的态势和走向,即在20世纪30、40年代和新时期以来两个文学批评的高峰期之间,横亘着一条批评的“低谷”(20世纪50-70年代)。在这个走向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理论、主体和方法也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转变,他们分别表现出由单一走向多元,对抗走向对话,自发走向自觉的走向特点,体现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艰难曲折而又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最后,本文通过对萧红研究的梳理、分析、归纳和总结,力图推动萧红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同时思考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转变的影响因素,思索中国女性文学批评演变的内在规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T4胸交感神经干加旁路纤维切断术治疗原发性手汗症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胸腔镜辅助下改良
利用NOAA-16/AMSU-B微波亮温资料和GOES-9光学遥感资料对2004年6月16日一次锋面气旋云系中的强对流云团进行识别,尝试了NOAA-16/AMSU-B微波两窗区通道亮温、3个微波水汽通道
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微博可以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和分享,是一种非常迅速、便捷、精准的传播渠道,可以说微博的兴起为互联网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然而微
晶片标识码的手写方式存在不美观、字体边缘玻璃蹦渣及划痕深等缺点。某些MEMS工艺玻璃-Si键合片需KOH腐蚀。采用手写,KOH通过玻璃片标码部位侵入晶片正面而腐蚀器件结构。因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遗产的空间载体,是在当今城市化建设中必须保护的对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作为我国的一项公共政策已经执行了30年,然而,在近年来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大
综述利用微加工技术制作微型反射镜阵列 ;简要叙述其发展历程 ,着重阐述其主要功能和优点。分类分析微镜阵列的基本工作方式和主要应用领域及其发展方向 ,并对应用前景进行分
2008年7月18日对0807号台风海鸥进行了无人机探测工作。该次探测为中国大陆首次利用无人机直接向台风中心方向飞行,进行台风基本气象要素的探测。无人机对台风海鸥进行了近4
会计盈利问题的研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著名学者Ball和Brown开创的,伴随着经济学、财务学和统计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实证会计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实证会计理论在二十世纪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未来我国要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而行政监督机制作为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完善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
Web业务在网络业务中占有很大比重 ,在无法扩大网络带宽时 ,需要采取一定技术合理利用带宽 ,改善网络性能 .研究了基于 RTT(round trip time)等网络性能指标的 Web智能加速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