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矮化栽培是世界苹果栽培模式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现代苹果栽培制度变革的方向。白水县是陕西优质苹果基地县之一,苹果栽培方式近年正在由乔化栽培向矮化栽培转变,由于地处渭北半干旱区域,“旱作矮化栽培”逐步成为白水苹果矮化栽培的主要模式。本研究着眼于白水旱地矮化苹果栽培问题,较系统地调研了白水县苹果栽培现状,分析了白水苹果矮化栽培特点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引导白水旱地矮化苹果栽培生产实践。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水苹果栽植面积趋于稳定,现有总面积3.67万公顷,其中矮化栽植面积1.16万公顷,近5年来矮化栽培面积呈逐渐扩大趋势。栽培品种以富士系为主,面积占比67.63%,品种单一问题仍很突出。白水旱地矮化栽培,树体长势良好,便于机械作业,管理技术简便,省力、省工,经济效益好,表明苹果矮化栽培较乔化栽培具有明显优势,适宜在白水推广应用。2.白水县矮化苹果栽培类型以矮化中间砧苗木为主,矮砧以M26主导,占比约为99%。栽培方式以微起垄覆盖、节水保墒的旱地矮化栽培模式为主,栽植面积在3.33-13.33公顷之间的经营主体有181家,呈现适度规模经营特点,矮化果园配备有较完整的支架系统,专业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3.长期以来,白水县以乔化苹果栽植为主,矮化规模化栽植仍处于发展阶段,旱地矮化栽培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栽培模式的完善仍需加强。按照现代矮化苹果高效生产要求,仍存在矮化苗木基地建设水平低、果园肥水管理不到位、配套基础设施薄弱、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4.为了推动白水旱地矮化苹果高水平发展,提高矮化栽培整体效益,还需要加强以下对策措施:一是建立高标准矮化专业苗圃,提高苗木生产质量;二是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提高肥水利用效率;三是强化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四是加快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促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