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絮凝技术用于中药提取液的除杂及澄清,与醇提技术相比,显示出了明显的优越性。但存在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絮凝剂在絮凝杂质的同时往往也将有用成分去除,提高絮凝的选择性将成为絮凝领域的新课题。本文即通过对两大类五种絮凝剂絮凝山茱萸水提液与黄芪水提液,去除药液中的鞣质,保留其各自有效成分来研究絮凝剂的选择性,进而研究影响絮凝剂选择性的因素。本文中首先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各种絮凝剂在不同药液中的最佳选择性絮凝工艺条件,接着按正交实验最优条件展开,研究了絮凝剂用量,搅拌速度,温度对絮凝选择性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絮凝剂对同一种药液以及同一种絮凝剂对不同药液的絮凝情况,研究其选择性机理,以及影响选择性絮凝的因素。在研究中发现,壳聚糖絮凝剂在山茱萸水提液中,鞣质去除率为90.66%,马钱苷的保留率为98.87%,选择性良好;在黄芪水提液中,由于对黄芪皂苷中的黄芪皂苷Ⅷ及大豆皂苷发生絮凝,使得壳聚糖在黄芪水提液中黄芪总皂苷损失较大,选择性较差,最佳工艺时,黄芪总皂苷保留率为88.39%,鞣质去除率为97.46%。壳聚糖盐酸盐絮凝山茱萸水提液时,絮凝剂中的盐酸基团,增加了絮凝剂的水溶性,但是由于盐酸基团抑制了鞣质的电离,使得絮凝剂用量较壳聚糖用量大时才选择性较好,最佳工艺条件时需1mg絮凝剂/ml药液,壳聚糖为0.5mg/ml药液。三元共聚物中引入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基团,可与药液中鞣质形成不溶性的盐,而不与有效成分反应,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对鞣质的选择性增强。两性聚丙烯酰胺在山茱萸水提液及黄芪水提液中选择性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三元共聚物好。同时起始浊度较大的山茱萸药液,悬浮物含量高不利于絮凝选择性的发挥。黄芪药液中的黄芪皂苷的表面活性剂作用使得加入其中的絮凝剂能更好的发挥选择絮凝作用,絮凝剂对鞣质去除率较山茱萸药液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