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居民BMI轨迹影响因素及其与高血压发病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识别非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BMI随年龄发展的潜类别,并分析不同潜类别的发展特征,探讨不同BMI轨迹的影响因素,提出降低超重或肥胖的建议。研究成年居民BMI潜类别,分析BMI潜类别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为降低相关高血压发病提供一些建议。研究对象与方法:选取1991-2015年CHNS共9次随访中至少3次在访的居民,首次非超重肥胖居民为第一次调查时的BMI值小于24 kg/m~2,成年居民BMI对高血压发病影响的研究对象为18-39岁、40-70岁基线调查未患高血压的居民。采用1-5个类别,线性及二次估计的LGMM探索18-39岁、40-70岁居民的BMI潜类别轨迹。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非超重肥胖居民BMI轨迹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成年居民中BMI轨迹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结果:1、首次非超重肥胖居民在18-39岁,40-70岁的平均BMI逐年增加。1991-2015年间居民平均BMI值呈显著上升趋势:18-39岁由20.92kg/m~2增加到23.20 kg/m~2,男性居民由20.72 kg/m~2增加到23.53 kg/m~2,女性居民由21.11 kg/m~2增加到22.93 kg/m~2。40-70岁居民由21.55 kg/m~2增加到23.66 kg/m~2,男性居民由21.31 kg/m~2增加到23.49 kg/m~2,女性居民由21.77 kg/m~2增加到23.78 kg/m~2。2、对首次非超重肥胖居民BMI的LGMM拟合结果显示,18-39岁居民中发现3条不同的BMI变化轨迹,快速增长组、低增长组和先快速-后放缓组。快速增长组BMI值在18-39岁间增加迅速,低增长组BMI增长缓慢,先快速-后放缓组BMI呈现先快速增长再回落,各组人数(比例)分别为550(16.61)、2549(76.96)和213(6.43)。40-70岁居民中发现2条不同的BMI变化轨迹,低增长组和快速增长组,人数(比例)分别为3823(77.25)、1126(22.75)。3、对成年居民BMI轨迹LGMM拟合结果表明,在18-39岁居民中发现低BMI低增长组和快速-放缓组,人数(比例)分别为2871(86.01)、467(13.99)。40-70岁居民发现中等BMI快速增长组、低BMI低增长组、高BMI稳定组,人数(比例)分别为575(12.22)、3289(69.90)和841(17.87)。4、首次非超重肥胖居民BMI轨迹潜类别的影响因素。18-39岁居民的BMI轨迹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ARV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以低增长组为参照,快速增长组中ARV的OR(95%CI)为2.976(2.205,4.016),先快速-后放缓组中性别、年龄、ARV的OR(95%CI)分别为0.243(0.112,0.528)、0.838(0.765,0.917)和3.958(2.743,5.711)。40-70岁居民在年龄、工作情况、ARV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工作和ARV是低增长组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低增长组的保护因素。5、校正了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居住地、工作情况、婚姻状况、最高学历和ARV(BMI)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后,各轨迹类别HR(95%CI):18-39岁居民快速-放缓组为2.025(1.587,2.583);40-70岁居民以中等BMI快速增长组为参照,低BMI低增长组为0.706(0.614,0.812),高BMI稳定组为1.319(1.121,1.552)。18-39岁、40-70岁居民BMI变异程度(ARV)的HR(95%CI)分别为1.131(1.047,1.222)、1.007(0.956,1.060)。结论:1、成年居民BMI随年龄的发展轨迹均存在异质性,按轨迹变化情况可分为2-3类,大部分存在BMI低增长和BMI快速增长两类。首次非超重肥胖成年居民随年龄、成年居民随调查年份的平均BMI值均逐渐增加。2、首次非超重肥胖居民BMI轨迹受性别、年龄、BMI变异程度(ARV)及工作情况的影响,男性、高ARV、有工作是超重肥胖高危轨迹的危险因素,高龄是保护因素。3、BMI轨迹类型与高血压发病存在显著关联,快速增长或维持较高BMI的轨迹为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BMI变异程度(ARV)是成年早期(18-39岁)居民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应重点关注属于此类的人群。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s)联合贝伐珠单抗与EGFR-TKIs单药治疗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敏感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在以下包括疾病控制、疾病缓解、生存
目的:评价三种手术体位(单边截石位、斜卧位、侧卧位)在治疗老年A1型股骨转子间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A1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行手术治疗的223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后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为76例,失去随访患者5例,故本研究总共纳入病例数为71;通过查阅手术记录,将患者分为单边截石位组(截石位组)21例、斜卧位组27例及侧卧位组
目的宫颈癌是全球四大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以腹腔镜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式,患者需采用Trendelenburg体位(TP)或称垂头仰卧位。TP可增加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脏氧耗与心律失常的可能,而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差,心脏损害风险加剧。右美托咪定(DEX)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已证实可减轻心脏手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则表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表达相关
目的:探讨炎症模拟物LPS通过骨形态发生蛋白4(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4,BMP4)促进猪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valve interstitial cells,VICs)成骨样分化的作用及机制,为钙化性主动脉瓣膜病(calcific aortic valve disease,CAVD)的干预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茜素红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非CAVD组(n
研究背景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世界各地致残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超过3.5亿人。MDD是由基因-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可以通过微生物-肠道-大脑轴轴(microbiota–gut–brain axis,MGB)调节大脑功能和行为。因此,肠道微生物紊乱可能是许多神
背景:三阴性乳腺癌(TNBC)作为乳腺癌中侵袭性最强的亚类,严重威胁女性健康。低氧是三阴性乳腺癌的一个关键特征。低氧可诱导肿瘤细胞的代谢重塑进而促进乳腺癌的恶性进展。然而,低氧促进乳腺癌细胞代谢重塑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方法:采用RNA测序技术分析常氧(20%O2)和低氧(1%O2)对MDA-MB-231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肌酸转运蛋白编码基因slc6a8在乳腺癌细胞和组织
生长停滞特异性蛋白6(growth arrest specific protein 6,GAS6)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信号转导参与细胞的增殖、黏附与迁移,但它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中的相关功能及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从GEO数据库检索并下载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转录组数据集,并对其进行GEO在线分析,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聚类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子宫
背景:高血压和Ⅱ型糖尿病是我国十分常见的慢性病,且两种疾病经常合并出现,给人群的健康带来极大危害。生活方式的干预,特别是饮食的干预对两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目的:研究目的是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合并Ⅱ型糖尿病人群中探讨52%低钠盐应用于中式改良的终止高血压饮食(Chinese modified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CM-DASH)
背景:脑卒中所导致的疾病和经济负担正在快速增长,具有发病时间早、发病人数和患病人群庞大的特点,是中国居民致残、致死的首位疾病。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生存时间,是脑卒中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血浆神经丝蛋白轻链(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NFL)是轴突损伤
目的:妊娠是女性一生中重要的阶段,顺利生产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是每一位怀孕女性的期望。在这一时期,压力、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常常出现,且对妊娠结局有不利影响。关注女性负性心理状况对分娩结局的影响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研究基于在重庆开展的一项纵向的随访观察研究,以期收集女性分娩情况,探讨孕期不同心理发展趋势对女性分娩结局的影响,为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方法:本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