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酚类污染物的检测应用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scec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在化妆品,农药和制药工业中广泛使用,对苯二酚(hydroquinone,HQ)和邻苯二酚(catechol,CC)作为酚类化合物的两种异构体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它们因其强毒性和弱降解性被认为是环境中的严重污染物之一。因此,实现HQ和CC的选择性检测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化学方法因其良好的选择性成为了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由于碳材料的特殊性能,我们利用碳材料构筑电化学检测中的工作电极,将其优良的性能整合到分子运作中,提高工作电极的检测性能。论文重点研究了不同碳材料在电化学分析检测中的性能,为环境检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修饰电极进行电化学研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对酚类物质的检测。在本研究中我们合成了N-C、P-C和N-P-C三种不同的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N-P-C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检测性能。以N-P共掺杂离子液体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得N-P-C催化剂。随后,利用拉曼光谱(Raman)、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材料表征手段研究了 N-P-C的材料组分和形貌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CV)、差分脉冲伏安法(DPV)等电化学分析手段研究了 N-P-C在电化学检测中的性能。当两者共存时,HQ的线性范围是5-400 μm,检测限为0.98 μm(S/N=3),灵敏度为1.1 AM-1cm-2,CC的线性范围为5-400μm,检测限为0.61μm(S/N=3),灵敏度为1.4 AM-1 cm-2。此外,实验结果表明N-P-C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2)基于石墨烯基材料对酚类物质的检测。采用传统的Hummers法合成氧化石墨烯、水合肼还原制备石墨烯、尿素掺杂氧化石墨烯制备氮掺杂石墨烯。通过扫描电镜对三种材料的形貌进行了初步确定,所合成的三种材料均为片层结构,且呈现薄层的褶皱状。DPV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的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和优异的选择性。
其他文献
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对生态型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引入生态健康度描述生态型地区特点,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
结合实践,总结了我国天然气常见的传统干燥脱水技术的应用方式和特点,同时,以新型天然气干燥脱水技术为研究对象,详细对新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实践可知,新技术的应用能够
随着节能减排的全球倡导,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渐成为了运载工具轻量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结构件由单一金属材料制成逐渐发展为异种材料组合而成,这使金属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异种连接技术成为了一个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Al-Ti系中间层进行了铝和碳纤维材料(CFRTP)的连接实验。优化设计了本实验所用的中间层成分及配比,分析了中间层高温自蔓延的反应过程。通过单因素及实验优化方法研究
背景 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是1997年发现的第1个具磷酸酯酶活性的抑癌基因,该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0q23.3,PTEN分子量为55kD,具有双功能特异性磷酸酶活性,已经发现在许多
银纳米粒子由于其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独特的局部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特性,而呈现出优异的光学、电学、催化等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银纳米粒子易团聚、难分离,且化学性
中厚冷轧钢板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主要钢铁产品。其板形缺陷检测缺乏自动化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平直度是中厚冷轧钢板板形缺陷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钢铁生产单位的生产效率和
研究背景: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是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治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MRD的检测对于患者疗效和复发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
大自然中,绿色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为动物提供食物的同时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平衡。人类活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引起了严重的温室效应,转化二氧化碳能够缓解甚至解决此问题,得到的含能产物还能够作为日益短缺的化石燃料的补充。近些年来,为了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人工固碳,研究者从化学和生物反应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在电解液中对二氧化碳进行电催化还原作为一种有效途径引起了很多关注,但是实现此催化过
公路工程建设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建筑工程市场的持续发展,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从业人员需求量的增加,市场人工单价也大幅度上涨,而公路工程人工预算单价调整周
几何直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也是课标新增加的核心词汇.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其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借助几何直观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