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治研究——以女性独白体作品为中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dy18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宰治是日本战后“无赖派”也称“新戏作派”的代表型作家,他一生的经历和他的作品给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一生的作品包罗万象,涉及了历史故事、传说、他人日记、书信、中国的聊斋、乃至莎士比亚、圣经,但其最有特色乃至最有影响力的作品特点在于他将个人的生活当做小说来处理,采取独白形式进行创作。这些饱含个人辛酸痛苦和些许快慰的作品当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其巅峰之作《人间失格》(《失去为人的资格》)除此之外,独白体中有一部分采取了女性独白体的方式进行,这些采取女性视角写就的文字尽管取材自不同的人群,但其内里实质还是太宰治之所感所想,其中代表作《斜阳》曾是最畅销小说,也有人将其当成太宰治文学之顶峰杰作,《维荣之妻》则是让人从绝望中终于看到一丝希望进而震撼心灵,这些作品给太宰的文学生涯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大多写于二战期间和二战之后太宰治自杀之前的作品不仅仅让当时的人们在灰败的现实中找到了认同感也让人们看到了希望。本文将以太宰治的女性独自体文章特别是中后期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略为深入的分析,将太宰治作品在“无赖”这个词的外皮下的一些深邃的精神实质做下一剖析。   在本论文中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太宰治本人与女性的关系以及对其作品的影响来分析太宰治女性独白体作品中所体现的精神特质。   引言主要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以体现本论文的研究价值,主要着力于太宰治作品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第一章所论述的是太宰治一生与女性的纠葛以及对其作品以及人生所产生的影响,女性独白体文学在太宰治的文学生涯中所占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世人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则主要是分析女性独白体作品中负面性情绪即自我否定以及自卑的存在,这种负面性的情绪成为太宰治文学为世人所诟病的因由,但笔者认为作为文学的小说是生活的一种艺术性表达,太宰治文学所展现的这些负面性的背后自有其积极意义。第三章则主要论述女性独白体作品中所体现的女性的坚强特质,对于社会大环境压迫的一种不妥协的精神,这种对于生活与社会的不妥协饱含了作品中女性对于生活的希冀以及对于个人骄傲的维护。   太宰治的反俗叛逆与针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对抗一直都是研究家们研究的热点,与此同时他作品中透露出来的爱与希望也被后来的人们解读出来。这个成为太宰治文学经久不衰的秘密。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女性独白体文学中的正面性成分做一下分析。  
其他文献
根据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语言的元功能是语言的核心,它由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组成。交际者通过人际元功能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在交流中表达判断或评价,从而对他
重视意义研究的诠释学理论已被用于翻译研究多年。已有学者用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对小说翻译进行了研究,但诗歌这种特殊的文体的意义传递相对于小说而言具有更多特殊性及不
近年来文学作品复译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同一部文学作品,往往会出现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然而,我国传统翻译译论注重原文与译文的对比,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也就是说任何一
自我修正现象广泛存在于母语、二语的交流中,前人通过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总结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相较于单一语言中自我修正现象的研究,双语间的自我修正现象虽有所涉及,但
本文旨在研究“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参赛者使用词汇的特征。作者在现代语法学家Quirk词性分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其它关于词汇特征的理论具体分析了“21世纪杯
爱丽丝.沃克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之一,创作了许多描写黑人女性生活和命运的作品,以最朴实的语言真实表现了美国黑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家庭矛盾、宗教问题、性别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