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两种椎间盘切除方式的疗效分析

来源 :滨州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单节段或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的患者,采用Caspar撑开器+刮匙刮除椎间盘与环踞切除椎间盘两种手术操作方式,比较其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临床疗效有无差异。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12月72例单节段或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根据患者颈椎病变节段数量的不同,采用颈椎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ACDF)或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ACCF)的手术方式,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进行。其中实验组35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Caspar撑开器+刮匙刮除椎间盘,对照组37患者例采用环踞切除椎间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个月,采用随诊、电话随访、信件随访等方式,统计手术造成的并发症情况、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及颈椎弧度的改变,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72例患者术后得到了有效回访。随访时间超过1年及以上的患者,植骨处均得到了很好的融合。经统计,实验组35例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5%,对照组37例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78%,比较后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颈椎弧度在术后首次复查时分别增加(3.51±0.28)mm、(2.36±0.34)mm,比较得出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1年再次复查较术前分别增加(1.82±0.31)mm.(1.76±0.39)mm,比较后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47.82±11.70)%、(53.94+10.25)%,术后1年的改善率分别为(50.10±5.39)%、(63.23±5.72)%,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VAS评分较术前分别减少(2.66±0.31)分、(2.00±0.24)分,术后3个月较术前分别减少(3.14+0.35)分、(2.77+0.26)分,比较后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节段或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过程中,通过比较两种颈椎间盘切除方式的手术并发症及长期临床疗效,未发现统计学差异,均是可行有效的手术操作方式。颈前路手术治疗单节段或相邻两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手术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手术前明显恢复,并且能较好的恢复和维持患者颈椎的生理弧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青少年卵巢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经手术和组织病理证实卵巢肿瘤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肿瘤大小及位置、组织病理类型、治疗等
叙述了SSL协议在InternetClient/Server通信安全方面所起的作用;给出了SSL协议与网络层的关系图;对SSL协议中的记录层和握手层协议进行了描述,并对有关SSL协议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较详细地分析;指出了SSL协议的实际应用价
<正>植物提取物是以植物为原料,经过物理化学提取分离,获取到浓集植物中的某一种或多种有效成分,而不改变其有效成分结构的中间体。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功
课业负担是学校教育中的特有现象,合理的课业负担会促进学生健康的发展,而过重的课业负担对教学无益又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是
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和处理张晓阳,茂手木三男桡骨远端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多见,临床上常因处理不当,产生不必要的合并症。本文对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测量及各种治疗方法的选用
图书馆哲学自20世纪30年代初始研究,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关于图书馆哲学的含义、学科性质、内容结构、范畴体系、以及与哲学、与图书馆基础理论等相互关系都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文章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围绕“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考查情况,对2019年高考全国文综Ⅰ、Ⅱ、Ⅲ卷地理试题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对后续教学
本论文论述了光学塑料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种类、性能要求、应用、发展方向与前景,详细阐述了掺杂铕、钕、铒、镧、钐的高聚物的制备方法及提高光学塑料的各种性能的方式。论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在人体内的毒副作用可以通过定点突变的方式得以改善。本研究结合公开文献及空间结构展示软件(discovery studio 3.5)
目的:探讨维汉不同民族脊柱外科患者在术中和术后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行椎体手术治疗的患者,调查我院病案室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病例资料共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