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随机对照年龄为19-22岁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大脑白质 FA 值(fractional anisotropy,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 MD 值(mean diffusivity,平均弥散率)是否存在差异;发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系谱早期阶段存在白质病变可能部位;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发育异常假说”提供科学依据。对象:选取大连理工大学一年级男生1100人,在知情同意下填写MMP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随机对照年龄为19-22岁的偏执型人格障碍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大脑白质 FA 值(fractional anisotropy,部分各向异性指数)和 MD 值(mean diffusivity,平均弥散率)是否存在差异;发现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系谱早期阶段存在白质病变可能部位;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发育异常假说”提供科学依据。对象:选取大连理工大学一年级男生1100人,在知情同意下填写MMPI(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依据偏执因子分(Pa)得分,筛选出高分者(Pa≥60)30人。由2名经验丰富的精神科专家对这 30 人依据 DSM-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ifth Edition,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五版)进行复核诊断,最终16人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从中随机抽取11人作为实验对象,并且选取年龄(19.45±0.52岁)、受教育程度(12.00±0.00年)相匹配的11名健康人格男性青年作为对照组。方法:所有22名实验对象均采用西门子3.0特斯拉超导磁共振扫描成像系统,获取所有实验对象的DTI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采用TBSS(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基于体素的空间分析处理)技术,获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大脑白质纤维的FA值、MD值。采用t检验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FA值、MD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实验组所存在的差异脑区的FA值、MD值与MMPI中Pa因子分的相关性。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2.实验组的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脑区包括:胼胝体膝部(genu of corpus collasum),右侧前放射冠(anterior corona radiate,R)和左侧后丘脑辐射(posterior thalamic radiation,L);未发现实验组F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脑区。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MD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性。4.实验组全部差异脑区的FA值均与MMPI的Pa因子分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本研究采用DTI弥散张量成像技术,以TBSS为分析工具,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组在胼胝体、放射冠、丘脑辐射脑部区域的大脑白质微观结构发生改变,早期偏执型人格障碍发病的神经病理学基础可能与上述部位改变有关,即这些部位发育过程中白质异常,可能是早期偏执型人格障碍发病的神经微病理学基础之一。
其他文献
当今小学生处于物质生活丰富、学业任务繁重的时代,并且在日常仅有的自我活动空间里,又面临着各种电子设备、游戏产品的诱惑,使得学生日常身体锻炼减少,学生的近视、肥胖问题突出,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花样跳绳作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形式多样、趣味性高、可操作性强,非常契合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将花样跳绳作为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广泛引入各地小学校园内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采
研究背景和目的中风是世界上致死致残最高的疾病之一,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中风,其中缺血性中风的比例超过80%。缺血性中风是脑动脉区域内局部灌注可逆或永久性缺乏的后果,在中风发生后脑内存在复杂的病理生理学事件的序列发生,且随着中风事件的进展,神经元死亡、胶质细胞增殖和轴突变性等变化会向缺血核心区周围扩散。这种复杂性要求治疗途径不仅要靶向神经元也要靶向胶质细胞。随着免疫、炎症和再生成为中风研究的兴趣中心,
目的:观察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及功能性肺容积的变化,比较功能性肺容积测定法与肺段计数法预测患者术后肺功能进行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56例患者和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57例患者(肺段切除术9例、楔形切除术4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肺功能和功能性肺容积的变化,使用功能性肺容积测定法与肺段计数法对患者术后
背景及目的:近年来,随着甲状腺超声的普及,甲状腺结节检出率逐渐增加,但目前大连市甲状腺结节的患病情况尚不清楚,另外对于甲状腺结节与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之间的关系尚无统一的意见。因此,本研究调查了大连市城市居民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及其年龄、性别分布,分析
目的: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ST)虽有报导癌症疾病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活性部位、活性成分仍不清楚,本研究为其提取物STE011,探讨治疗胰腺癌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研究采用:(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TE011对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PANC-1细胞以及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PDE6-C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2)通过细胞迁移实验,研究STE
背景:肺癌是当今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从病理类型上,肺癌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类:鳞癌、腺癌、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前三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较为一致,被统称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全部肺癌的80-85%。由于手术切除无法治愈肿瘤,化疗在NSCLC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因特
背景: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恶性度很高的脑部肿瘤,具有浸润性强,复发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神经胶质瘤对放疗具有很高的拮抗性,同时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简称BBB)的存在又使得化疗药物不能以有效的治疗浓度到达肿瘤部位,也增加了神经胶质瘤的治愈难度。因此传统的放、化疗均不能达到预期的治愈效果,对于神经胶质瘤而言,探索新型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Angiopep-2(TFFYGGSRGK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藤黄酸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藤黄酸对大鼠HSC-T6及人HSC-LX2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了其分子机制。方法:1.体内实验:采用腹腔注射DMN的方法,建立化学损伤性动物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大鼠口服藤黄酸(5、10 mg/kg),直至造模结束。检测了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
目的:肿瘤是指在体内外多种致癌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自身生长的正常调控,并随之发生多次遗传突变,导致细胞克隆性异常增生,并逐渐向周围正常组织侵染而形成的恶性病变。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物体的基本有机大分子,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复杂多样的空间化学结构决定了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体内外环境改变所引起的蛋白质功能结构及表达的异常,将导致生命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肿瘤。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