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CTP-CMT的垂直切换策略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信息通信的需求不断扩张;同时随通信技术尤其是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进步,催生了多种异构无线网络在使用中协同工作,因此移动节点在异构网路之间能够实现无缝平滑的切换,是提高通信质量的关键:目前提高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机构和学者针对垂直切换的各方面内容进行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很多都只是针对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的,如有的只针对无线接收信号强度RSS的研究,有的是只研究支持切换的一些协议,这样是不够的;垂直切换的关键技术是保证移动节点能够在合适的时间切换到合适的网络中,同时保证用户的通信不受到切换的影响,因此仅仅以某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提高的性能是有限的,也是不合理的。依据现有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将结合接收信号强度RSS(Received Signal Strength)和下一代互联网端到端传输协议的SCTP的扩展协议]nSCTP-CMT。首先,RSS作为无线网络中最基本的参量,可以直观地反映无线网络的质量,以此为标准可以明确移动节点切换的时机;其次,mSCTP-CMT由于协议自身的特性可以动态地添加和删除IP地址,同时CMT(Concurrent Multipath Transmission)技术可以很好地实现软切换,保证切换过程的平滑,减少包重传数和丢包率,保证网络的吞吐量不会受到切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mSCTP-CMT)-RSS的垂直切换策略,改进的地方是实现跨层次的设计方案,及时有效地实现切换,降低由于切换造成的切换时延,提高切换的性能,保证不会影响用户的通信质量。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合理性与先进性。最后对课题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现代互联网每日产生大量的数据,引发了对大规模数据处理的需求。面对海量的数据,研究者们提出了新形式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并且基于文件系统之上提出了并行的计算方式解决
物联网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第三次世界信息产业浪潮,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按约定的协议,让所有物品都能够被感知和控制,实现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
目前,P2P已经作为一种流行的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件共享、分布式计算、资源搜索等领域。P2P系统以其资源共享程度高、节点独立、自适应性强等优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
中间件的研究与发展为开发分布式应用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随着应用的深入,在许多分布式系统中,比如军事指挥系统、电信监管系统、多媒体系统等等都提出了对实时的需求。传统
随着基于用户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 LBS)研究的日益深入,用户对LBS的需求日趋丰富。例如在智能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不仅需要解决普通的位置定位技术,更重要
程序设计语言考试中的自动化试卷评分技术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是在线考试系统的关键技术,因其涉及多方面的理论知识而成为技术难点,目前在该领域内,实用性好而且功能
随着对存储系统的存储容量、IO速度、系统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网络存储技术(如NAS,SAN等)由于存在诸多局限性,不能很好的满足大规模分布存储系统的需
随着网络应用的快速增长,用户对通信系统提出了快速、支持多业务并发和支持多协议的要求,致使现代通信设备中的嵌入式系统十分复杂。针对3GBSS软件系统的模块测试、集成测试以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技术是一种面向分布对象计算的中间件技术,具有很好的互操作性、平台无关性等优点,特别适用于
软件体系结构是20世纪90年代软件工程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软件体系结构关注系统的全局组织形式,是对系统结构高层抽象的描述。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