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uxuef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机载激光测深技术是一种能够高精度快速高效地获取水上、水下目标三维点云的主动遥感技术,已经成为浅海水深测量的热门应用之一。随着对激光测深需求的日益增长,传统线性探测体制的激光雷达因其探测器灵敏度以及自身的功耗和重量,在复杂环境下测量存在诸多限制。而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引入时间相关单光子计数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时间测量分辨率和探测灵敏度,同时也降低了对激光脉冲能量的要求,可实现轻小型低功耗,适应无人机快速机动测绘,在浅海水深测量、潮间带滩涂测绘等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与潜力。在测深数据处理方面,传统线性探测体制激光雷达的测深数据是记录激光脉冲在整个传输过程的回波波形信号,波形数据中的回波强度直接表示激光能量的振幅值。对传统激光雷达测深数据的处理就是从波形数据中分解出水面和水底的回波信号,从而实现水深的反演。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由于探测机制的不同,其测深数据是探测器响应的光子事件信号,且在单个脉冲中没有强度信息,不能直接分解出水面和水底回波。因此,与波形数据处理的方法不同,需要对多个脉冲进行统计分析提取水面和水底信号。此外,532nm波长激光探测的水面信号实际上是气-水界面和界面下细薄水层中颗粒物散射信号的线性叠加,难以确定水面信号,且水体对激光有较强的衰减,水底信号的强度通常较弱,对水底信号的识别存在难度。而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依赖其极高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效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激光回波中每一个光子的能量来实现对弱信号的探测。目前为止,在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在测深数据的处理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本论文针对国产轻小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时间相关的单光子计数和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国产轻小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系统组成、工作方案、光学结构及相关性能指标,阐明了其轻小型、低功耗,极高的探测灵敏度的优势,可应用于测量环境复杂的潮间带区域的水深探测。(2)分析了椭圆扫描结构的几何成像方式,并完成水上和水下激光脚点在传感器坐标系的坐标推导,以及结合高精度POS采集的位置、姿态参数,完成了由传感器坐标系到GPS大地坐标系的转换,最终实现光子计数激光雷达三维点云的解算;通过分析几何成像模型构建中存在的系统误差,对传感器坐标系影响较大的扫描角误差和测距误差,分别采用了平行光管的角度标定方法和室外固定靶板的距离标定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改正模型。实验的结果也验证了标定方法的可行性和几何成像模型的准确性,角度标定残差的中误差为0.085°,距离标定的均方根误差为0.0279m。(3)开展了对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信号探测概率模型的研究。通过分析光子计数激光雷达在在水深探测中传输过程和回波特性,详细讨论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信号的回波强度,采用平均光电子数来表征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的回波强度,仿真分析了在不同的激光能量下对回波强度的影响,并模拟了不同环境下测深信号的回波强度,建立起回波强度与探测概率之间的关系,为测深信号的有效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4)设计了光子计数激光雷达测深数据处理方法,开展了室内静态实验和机载测深实验,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在室内的静态实验中,将K最近邻算法引入到光子事件信号滤波中,采用直方图导数检测的方法来自动识别测深信号,达到水深探测的目的,也验证了探测概率模型和仿真分析的结果。在机载测深实验中,为了获得本文方法对水深探测的实际效果,针对潮间带区域的激光雷达数据,在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利用不同偏振通道来辅助识别水面和水底信号的方法,最终实现了对该区域的水上、水下三维点云的解算。
其他文献
建筑工程质量直接关系着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第三方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公司是否具备出具科学、合理、准确的检测结果的能力和素质是十分重要的,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和社会房
超滤是一种成熟的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制药、乳品、蛋白质、食品等行业。在各种膜材料中,聚醚砜因其优异的抗氧化性、热稳定性和水解稳定性而受到超滤膜的广泛关注。但是,由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所采取的常规融资手段以及资产周转安排等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公司规模、资金来源以及市场空间等,这会对财务公司资金管理工作带来直接影响。针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产证券化而言,其属于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是在经济发展以及金融投资改革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此背景之下,研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产证券化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分析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渔业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而促使水产品养殖业迅速发展,同时水产品的捕捞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目前针对人工围堰养殖的海参主要采用人工捕捞的方式为主,潜水员需要背负氧气瓶或者在其他给氧设备下从事水下海参的抓取捕捞工作。这种捕捞方式成本高、风险大,对潜水员的身体也会造成较大伤害,为此研发一种可以代替潜水员进行自动化捕捞作业的设备具有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前景。但是由于海洋环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与平台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模式与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进度、成本、质量一直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指标。以BIM为核心的数字建造管理技术已经在工程建造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BIM数字建造技术可促进工程项目的数字化、集成化、可视化的管理目标,提升建造效率与建造质量。项目开发总体目标的成功实现取决于项目目标的科学管理。因此,在以数字建造为核心的现代工程项目实
拉削加工作为现代切削加工工艺的一种,因其高效率、高精度、操作简便等多项突出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复杂精密的零部件加工。随着拉削次数的增加,刀齿磨损程度逐渐加剧,拉削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因其具有无损、灵敏度高的检测特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的关注。目前SERS基底应用最为
超表面结构(Metasurface)是新型纳米光子器件的重要一员,这些材料实现了完美吸收、超分辨率成像和非线性光学等诸多应用。通常,人们往往采用先进的迭代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建模(FEM)或时域有限差分(FDTD)来实现超表面材料的光学性质预测和超表面结构的设计,但是这种传统的设计过程会受到人为引导误差的固有影响并且过程十分耗时。本文通过训练一个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从而实现了超表面的设计。当输入一组期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满足了当代人们在碎片化场景下学习娱乐的需求,移动端平台用户数量日益增长。阅读作为经常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娱乐活动,也逐渐由纸质阅读转向移动端阅读。在用户常用的各类移动端应用之中,移动阅读类应用占有较高的比例。移动阅读目前具有互动社交化的发展趋势,更侧重以用户本身为核心,注重互动分享交流传播。移动阅读市场竞争激烈,付费阅读是当下主要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免费阅读+广告、版权增值等
碳纳米管拥有优异的电子、光学、机械等性能,其气体吸附特性在储气、传感、场发射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对无缺陷和含缺陷单壁碳纳米管的带帽结构、开口结构以及管壁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构、吸附能、功函数、态密度,电荷转移等特性。并在真空系统中进行了与气体吸附相关的场发射实验。得到如下结论:无缺陷的帽端结构显示出半导体性,含缺陷的帽端结构显示出半金属性。氢、氧或者氮的气体分子在缺陷位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