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研改革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其中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在大量的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式”教学思路,具有独特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一种教学设计的理念,一种策划课堂教学进程的要求,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即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板块之间联系密切,每块又可以成为半独立的微型课。它打破了传统的“线性”设计,使得教学过程清晰简明,教学内容得以优化,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使本研究顺利开展,论文对“板块式”教学思路应用的范围进行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即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这一思路。因为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担负着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神圣使命。为了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试图从教学设计上入手,改变教材处理的方式,把“板块式”教学思路具体运用到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论文在介绍余映潮老师有关“板块式”教学思路一般概念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实施“板块式”教学思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具体案例重点阐述了“板块式”教学思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从提炼、利用、整合课文资源进行的教材研读,到对教学程序勾勒、策划与安排的“板块”设计,以及对“板块”划分技巧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论文对“板块式”教学思路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