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氧化还原电解质锌基杂化超级电容器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di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满足清洁能源的转换与存储,超级电容器作为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电化学储能设备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传统的水系双电层电容器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日益更新的电子设备需求,故杂化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设备应运而生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由于杂化超级电容器结合了电池和电容器的优势,兼具高能量密度与高功率密度的特点。最近,锌基杂化超级电容器(ZHS)作为杂化超级电容器中新兴的储能器件,自2018年Feiyu Kang等人提出后,逐渐成为了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水系环境中Zn/Zn2+具有合适的氧化还原电位(-0.76 V vs.SHE)以及令人满意的理论比容量(820 mAh g-1),使得ZHS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目前大部分已报道的工作均以ZHS中电极材料的合理设计与结构优化为研究重点,以提升其电化学性能,但这种方式对ZHS电化学性能的提升有限。而在其原有储能机制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法拉第贡献,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并已经应用于传统的双电层电容器中。但对于刚刚兴起的ZHS,尤其是不同类型的ZHS,在其电解液中引入氧化还原添加物的相关电化学研究与探索相对较少。本论文主要在不同类型锌基杂化超级电容器的基础上,以电极材料设计优化和电解液中引入氧化还原活性添加物两个方面为研究重点开展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以及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原位N源的聚吡咯管为前驱体,辅以硼酸,在惰性气体中高温热解碳化得到B、N共掺杂的碳管。研究发现,制备过程中通过调整硼酸的添加量可以得到兼顾优异表面赝电容和良好电子传导的碳管(BN-CMT-5),并且在Zn//2M Zn SO4//BN-CMT-5的ZHS中表现出较高的容量(138.5 mAh g-1,1 A g-1)。在此基础上,将氧化还原对I-/I2(I3-)引入电解液中,组成了性能更为优异和稳定的Z-IHS杂化超级电容器(416.6 mAh g-1,1 A g-1)。同时,根据电化学反应的具体控制机理分析,I-/I2(I3-)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主要表现为扩散控制。这主要是由于I-/I2(I3-)氧化还原反应的引入,占据了BN-CMT-5的部分活性位点,抑制了部分的电容贡献,使得Z-IHS相对于ZHS,表现出更多的扩散控制贡献。2.采用原位N源的金属-有机框架(MOF)为前驱体,辅以硼酸,得到优化的B、N共掺杂MOF衍生碳BN-ZIC-3。同时在水系电解液的研究中发现,2 M KOH水系电解液的电导率(344 m S cm-1)远高于2 M Zn SO4水系电解液的电导率(49.4 m S cm-1),并且碱性环境也能在锌负极上提供稳定可逆的法拉第氧化还原反应(Zn+4OH--2e-=Zn(OH)42-,E0=-1.199 vs SHE)。故Zn//2 M KOH//BN-ZIC-3的A-ZCHS(162.6 mAh g-1,1 A g-1),相较于Zn//2 M Zn SO4//BN-ZIC-3的ZHS(92.7 mAh g-1,1 A g-1)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本文进一步在A-ZCHS基础上引入氧化还原对Fe(CN)63-/Fe(CN)64-组成了碱式锌-Fe(CN)63-杂化超级电容器(A-ZFHS),呈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同时,根据电化学反应的具体控制机理分析,相对于ZHS,A-ZCHS呈现出更显著的电容控制机制;而相对于A-ZCHS,在2 M KOH电解液中随着K3Fe(CN)6含量的增加,Fe(CN)63-/Fe(CN)64-反应占据了BN-ZIC-3的部分活性位点,抑制了部分的电容贡献,使得A-ZFHS呈现出更高的扩散控制贡献。3.采用简单一步法制备普鲁士蓝类似物(Zn-PBA、Mn-PBA和Co-PBA)作为Zn2+嵌入/脱嵌的电池型材料,将其在2 M Zn SO4水系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性能评价及具体控制机理分析。研究发现,相较于Zn-PBA和Mn-PBA,Co-PBA在2 M Zn SO4中呈现出最高的放电容量(67.71 mAh g-1,0.2 A g-1),且Zn2+在Co-PBA嵌入/脱嵌呈现出更快的电容控制贡献。当在电解液中逐渐增加Zn Br2的含量,相对于2 M Zn SO4+0.005 M Zn Br2电解液,Co-PBA在2 M Zn SO4+0.01 M Zn Br2的放电容量更高。同时,根据电化学反应的具体控制机理分析,在2 M Zn SO4+0.005 M Zn Br2电解液中Co-PBA呈现出相对优异的体相Co2+/Co3+氧化还原反应(Zn2+嵌入/脱嵌过程),以及相对较快的表面Br-/Br3-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当组装成Br-/Br3-氧化还原对引入的Co-PBA基锌离子杂化超级电容器(CB-ZHS)相对于Co-PBA基锌离子杂化超级电容器(C-ZHS)表现出更优异的电化学储能性能。4.采用天然高分子海藻酸钠(SA)为主体,辅以功能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原位聚合,作为凝胶电解质的有机聚合物框架。然后分别引入一定量的Zn SO4和Zn SO4+Zn Br2作为柔性ZHS的SA-Zn和SA-Zn-Br凝胶电解质。所制备的凝胶电解质在保证一定的力学性能前提下,保持了良好的保水性能和离子电导率,并达到了相对较高的耐受电压。从而使得基于Zn//SA-Zn//AC(SA-Zn-ZHS)和Zn//SA-Zn-Br//AC(SA-Zn-Br-ZHS)结构的柔性ZHS均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凝胶电解质中引入了Br-/Br3-氧化还原对,SA-Zn-Br-ZHS表现出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在1848 W kg-1的功率密度下,呈现出605 Wh kg-1的能量密度。并且在实际的弯曲测试中,SA-Zn-Br-ZHS均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此外,由于凝胶电解质中高分子链上的带电官能团与Zn2+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协调,可在Zn负极表面均匀成核,继而形成Zn2+的层状沉积,保证了其稳定性与安全性。
其他文献
浮游植物粒级结构是海洋生态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中重要的生理参数,掌握其组成分布有助于理解海洋关键过程中浮游植物的功能和作用。一直以来,浮游植物粒级的研究依靠传统的现场原位调查测量,受制于相对有限的采样区域和环境,而海洋水色遥感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和高重访周期的特点和优势,日渐成为观测的重要技术手段,促使浮游植物粒级结构遥感反演在近年间成为海洋生态和地球观测领域的研究热点。在水色组分相对简单的大洋水体中,
河口三角洲是陆海相互作用的关键地带,人口分布稠密,物种多样性丰富,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同时河口三角洲也是极其敏感的动态地貌单元,其动力地貌格局在外部环境变化下易发生显著转换。尤其在近年来人类活动的高度干预下,入海泥沙通量锐减,河口水沙输运和泥沙源汇过程受到强烈影响,三角洲普遍面临蚀退危机。以高淤积速率闻名的黄河三角洲,在近年来由于入海水沙情势的改变已成为侵蚀速率最快的三角洲之一。黄河
细胞的力学性质是指细胞在力学刺激下所展现出的变形特性,细胞力生物学性质则是指在机械力刺激下细胞的生物学响应特性。在众多研究中,细胞的力学性质和力生物学性质已被视为简单、直接的生物标志,用以指示各类疾病的发生和细胞状态的改变。单细胞通过狭窄微流控通道的变形过程及其诱发的细胞钙响应过程蕴含了丰富的细胞力学性质和细胞力生物学性质等方面的信息。近年来的诸多研究指出,机械力刺激下异常的细胞内钙响应,对特定疾
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导致活性氮排放不断加剧,使环境中活性氮浓度激增,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海陆过渡的关键地带,河口地区氮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微生物脱氮过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缓解河口区域活性氮负荷的重要途径。因此,开展河口滨岸环境脱氮过程研究是当今国际上的热点和学术前沿。根据反应基质来源不同,脱氮过程分为非耦合脱氮(NO3-/NO2-直接源于上覆水)与耦合硝化脱氮(NO3-/NO2-源
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增加了海岸带风暴潮、水涝灾害和海水入侵的风险。杭州湾沿岸是我国遭受风暴潮灾害的典型区域,同时人口和经济高度密集,因此亟需掌握该区极端风暴事件的发生特征。作为我国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分布区和稻作农业的发祥地之一,该区域文明的发展受到气候、海平面变化等环境因素的限制,例如,举世瞩目的良渚文明在距今约4400 cal yr BP突然发生衰变。在杭州湾滨海平原已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普遍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网络视频中用户规模爆发式增长,观看视频内容并对视频进行交流评论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在用户对于视频互动方式中,呈现出一种新的交互模式:视频同步评论(弹幕)。视频同步评论呈现方式类似滚动字幕,悬浮在视频画面上,这种互动方式能够极大增强用户的共享观看体验,也为内容提供商和其他决策者(如广告商、投资者、零售商、教育者等)了解即时视频内容和观众的反馈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然
分子筛是具有规则孔道和空穴结构的晶体材料,其物质组成的变化可以引起活性位类别的改变,形成不同的催化性能。近年来,中强酸性的高硅分子筛在FT合成以及MTO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反应性能。利用分子筛的固体酸性以及高选择性将其与氧化物结合可以得到良好的烃类选择性,如合成气在OX/ZSM-5双功能催化剂上转化获得较高的芳烃选择性。虽然甲醇中间体机理逐渐被接受,但是分子筛在FTH过程以及MTH过程中产物选择性的
许多现实问题中的数据可以由多个视图进行描述,多视图学习是研究如何利用数据多视图特性进行建模的机器学习分支。用知识建模现象、用观测更新知识是科学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做法,而贝叶斯法则为实施这两点提供了理论框架和计算工具。关于多视图数据的知识通常可以分解为两部分,分别是关于各视图内部结构的知识和关于不同视图间关联的知识,其中后者呈现出一种跨任务的共性,并可以被归结为几种多视图假设。视图一致性假设是多视图监
铜催化的叠氮与炔烃的环加成反应(CuAAC)作为点击化学的核心反应之一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在材料、生物等许多领域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发展不对称CuAAC反应的研究却很有限,尽管这是合成手性叠氮、末端炔烃和三氮唑类等重要手性化合物的潜在重要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本论文研究了铜催化的不对称叠氮与炔烃的环加成反应来合成手性叠氮和手性三氮唑化合物,实现了高对映选择性的外消旋α-三级叠氮化
二维(2D)层状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TMDCs)作为一类新的原子层厚度的半导体,由于其自身独特的物理特性以及在光子学、光电子学和谷电子学的发展等方面具有的广阔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兴趣。二硫化钨(WS2)作为过渡金属二硫属化合物的典型代表材料,带隙随厚度具有高度可调性,而且单层WS2为直接带隙,能在室温下发光,使得人们对其光电器件应用抱有很高的期望。WS2的带隙是固定的,但是为了获得具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