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泸州地区青少年饮酒行为的现状,探讨在泸州酒文化背景下,影响青少年学生饮酒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饮酒观念,减少其不良饮酒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青少年相关情况设计问卷,经过预调查后修改完成,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饮酒情况问卷、饮酒期望问卷和青少年文化定位问卷。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泸州市4所学校的12个班的学生,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由调查员统一指导语,当场收回问卷。将有效问卷的答案编码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对分类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统计,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发放问卷644份,回收621份,应答率96.27%。其中有效问卷为604份,有效率为97.26%。调查对象中男生329人,占54.4%,女生275人,占45.5%年龄最小13岁,最大23岁,年级分布为初中100人(16.6%),高中393人(65%),大学111人(18.4%)。其中220人有饮酒行为,男生125人,女生95人。2、总饮酒率36.6%,男生饮酒率(38.3%)高于女生饮酒率(34.5%)。初次饮酒在16岁以下的占90%,其原因多为父母同意(35.9%)、好奇心(29.1%)和朋友劝(15%)。饮酒的种类以啤酒为主(64.5%),饮酒场合多在同事朋友聚餐时(54.80%),常见的饮酒原因是生日聚会(46.19%),节日庆祝(42.88%)和同学往来(39.24%)。3、父亲学历(χ2=11.573,P<0.05)、同伴的饮酒态度(χ2=6.762,P<0.05)及学校对饮酒的管理(χ2=6.762,P<0.05)对饮酒行为有一定影响。4、饮酒的消极期望是饮酒行为的保护性因素,越对饮酒保持消极期望的青少年越不易发生饮酒行为(χ2=-2.21,P<0.05)。5、关于文化取向的调查发现西方文化倾向得分在不同性别、年级组、是否饮酒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饮酒者的传统文化倾向得分高于饮酒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53,P<0.05)。结论:青少年饮酒行为较为普遍,受到家庭、同伴、学校及个人认知等多方面的影响。父亲的低学历和同伴对饮酒的支持态度是促使青少年饮酒的因素,而学校管理得越严格,对饮酒的消极期望越多及越传统的青少年越不容易发生饮酒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