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足底力反馈的四足仿生机器人对角步态运动控制研究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o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足仿生机器人能够在野外复杂的地形环境中以较高的速度实现稳定行走,具有较大的负载能力。实现四足机器人的稳定运动是其各项应用的前提和保证,本文针对四足机器人对角步态,提出一种基于足底力反馈的运动控制策略。通过运动分解,将机器人分解为一个七连杆闭式链模型和一个线性倒立摆模型,使机体模型得到简化,并分别采用力分配算法和落足点选择实现机器人的稳定控制。首先,本文详细分析了四足机器人对角步态的特点,其在运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均只有对角两腿处于支撑状态,没有四足腾空期。因此本文提出将四足机器人沿支撑线方向分解为一个七连杆闭式链模型,沿支撑线法向分解为一个线性倒立摆模型。其次,针对七连杆闭式链模型,提出内外环分层控制策略,通过力分配算法,将本体的控制力和力矩分解到支撑腿的期望接触力上,详细给出了力分配算法的数学描述和推导过程,分别设计内外环控制器实现对机器人本体高度、支撑线方向速度和三个姿态角5个自由度的控制。针对线性倒立摆模型提出摆动腿落足点选择策略,并给出切换控制的稳定性分析过程,通过切换时刻的摆动腿落足点选择实现对本体另一自由度即支撑线法向速度的稳定控制。最后,根据运动合成定理,将七连杆模型的运动和线性倒立摆的运动进行合成,即为四足机器人本体的运动。在RecurDyn搭建仿真模型,通过前向运动、侧向运动和转弯运动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在四足机器人平台中设计实验,采用本文提出的控制策略,实现了四足机器人的原地踏步,前向运动和原地转弯运动。各项数据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基于足底力反馈的对角步态运动控制策略,机器人能够实现稳定的运动。
其他文献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21世纪汽车工业面临的两大挑战,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有效地结合了传统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势,成为当前清洁节能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本论文以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工程研究所的“城市探险者”项目是为了研制一个能自主穿行在城市环境中的机器人。机器人在行进过程中通过与行人进行交流来获取前方道路信息。
我国铁路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业务及其支撑系统,并积累了海量业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分散在多个独立系统中,形成众多“信息孤岛”,信息分散、无法共
本文以某深潜救生艇(DSRV)为研究对象,对其动力定位(DP)系统进行仿真。DSRV的动力定位技术是一种用于深潜救生作业的跨学科高新技术。它利用艇体自身的动力抵抗外界干扰,动态
学位
在四足机器人运动控制研究中,最大行进速度是衡量机器人控制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在作动器性能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改进控制方法提升机器人运动速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通过对
面对海量的监控视频资源,实现智能分析和发现有效信息面临巨大挑战,视频目标跟踪作为视频智能分析的重要内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当目标在运动过程中遭遇遮挡、光照和姿态
森林病虫害严重制约我国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而传统的化学防治效率相当低下,因此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农药精确对靶施用技术十分必要。针对农药精确对靶喷雾技术中,由于树
本文以液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虽然常规PID控制器以其算法简单,鲁棒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但是存在一定缺限,它不能根据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作出动态调整。
对于面向城市交通环境的自主车,一个能全面描述道路信息的地图是必不可少的。普通的商用导航地图能为驾驶人员提供道路的拓扑信息,然而,这对于自主车来说远远不够。自主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