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观察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 B2)及中枢单胺类神经递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电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对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血栓素B2(TX B2)及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探讨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对实验性肝郁证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论证《黄帝内经》所强调“肝生于左”的理论意义,并更好地指导临床。方法:将50只健康Wistar大鼠,常规饲养6天适应环境后,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刺激左侧迷走神经组、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和刺激双侧迷走神经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夹尾法刺激大鼠打斗复制肝郁证模型:将10只大鼠置于同一笼中,用止血钳夹住其中的一只大鼠尾巴,让其激怒并与其它大鼠打斗,使全笼大鼠激怒,刺激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天4次,共21天。刺激单、双侧迷走神经(以5V、2ms和1Hz强度的电刺激,持续刺激迷走神经近端20分钟后处死动物),测血浆6-keto-PGF1α、TXB2、ACTH、CORT含量及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浆6-keto-PGF1α降低,ACTH、CORT、TXB2升高,NE、DA、5-HT降低(与空白组相比,P<0.05),提示造模成功;电刺激以后(左、右、双侧组)血浆6-keto-PGF1α升高,ACTH、CORT、TXB2降低,NE、DA、5-HT升高(与模型组比较,P<0.05),而且刺激左、双侧迷走神经组优于刺激右侧迷走神经组(P<0.05)。结论:电刺激左侧迷走神经能够明显改善肝郁证大鼠模型血浆6-keto-PGF1α、ACTH、CORT、TXB2含量及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含量,可对抗肝郁证的病理损害,对肝郁证有一定的治疗和保护作用,为《黄帝内经》所叙述的“肝生于左”的理论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作为大电网的有效补充,微电网是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电力电子能量转换装置、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所组成,能实现自我控制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有并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方式。
英国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具有多重身份和复杂的人格特征。小说作者正是通过现实叙述、精神叙述和殖民叙述的多重叙述手法来实现人物的多侧面塑造,赋予了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sh对慢性肾衰竭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探讨治疗CRF的有效药物。方法:观察病例60例,所选患者均为慢性肾衰竭CKD3~4期,检测hs-CRP大于3mg/l,并排除原发病为血管炎
目的观察胸痹贴Ⅰ号对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以及CD40L的影响,分析揭示其对该病的治疗机制。方法60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西医基础
目的:研究血小板膜糖蛋白基因多态性GP I aC807T、GP I baKOZAK-5T/C、GPⅥT13254/C、HPA-1a/b (GPⅢa PIA1/2、Leu33Pro)以及HPA-2a/b(Thr145Met)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正文:网络药理学在医药研究领域为新药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药物靶点并不是随机分布在网络中,而是具有靶点分布的特点和一定的规律,因此,可通过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来寻找、优化或确
个人主义作为西方世界的核心价值,具有明确的本质内涵和内涵的扩充逻辑.19世纪末,个人主义进入中国,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得到传播,随之形成了其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境遇与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肠黏膜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以及白介素-18(IL-18)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择11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SAP组(50例)和轻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的理想和目标之一。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在招生录取阶段的不平等现象较为严重。此文以我国高考招生录取现状为出发点,重点阐述了争议较多的存在地域差
针对微电网孤岛运行时配有储能装置的微电源的运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逆控制的有功频率调节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将微电源有功-频率下垂特性视为受控对象,通过一个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