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使大量的有害物质排入水体造成周围水环境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水质评价是防治水污染,规划和治理水环境的基础性工作。利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评价区域内水环境,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针对当前流域内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改善水环境,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黑河流域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干流出山口莺落峡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仅15.8×109m3。多年来,这里有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的灌溉农业带和国防军事要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伴随着迅速发展的人口和经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在黑河流域日渐凸显,水质问题制约着黑河流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水质评价和变化趋势分析已成为合理利用和保护黑河流域水环境的一项基本工作。本文针对黑河流域水质的实际状况,首先阐述了研究流域的自然地理与水文地质条件,建立基于迭代修正的主成分投影水质评价模型,应用模型对黑河流域2007~2011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评价,其次利用PWQTrend软件分析了黑河流域的水质变化趋势。最后,对黑河流域的水环境综合治理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1)建立基于迭代修正的主成分投影水质评价模型,将模型应用于黑河流域的水质评价中,通过计算求得各水质指标的指标变换值作为权重集,评价结果显示:札马什克、莺落峡、高崖、正义峡、肃南、山丹桥的水质级别分别为Ⅱ、Ⅱ、Ⅲ、Ⅱ、Ⅱ、Ⅴ,这6个评价断面水质综合排名由优到劣分别为肃南、札马什克、莺落峡、正义峡、高崖、山丹桥。(2)黑河流域水质变化趋势经PWQTrend软件检验后的结果表明,黑河流域的水质总体上呈现良好的趋势,在多年NH3-N的趋势检验中,无明显趋势的断面占66.7%,呈现下降趋势的占33.3%,呈现上升趋势的占37.5%,其中浓度变化趋势最大的是高崖、正义峡和山丹桥。在多年CODmn的趋势检验中,呈现上升趋势的断面占16.7%,呈现下降趋势的占16.7%,无明显趋势的占50%,其中浓度变化趋势最大的是正义峡、高崖。(3)针对黑河流域存在水资源严重短缺和供需失衡、供用水结构不合理、用水管理不完善、农牧业和工业的发展引起局部水污染等问题,提出应加强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发展生态农业,调整不合理的工业企业布局,加强有关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法律(规)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方面相关知识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的黑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监督体系,加强工业污染源及环境管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