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盘菌引起的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四川作为油菜主栽区,温润的气候使得菌核病大面积发生,造成严重损失。本文系统研究了四川省三个地区油菜菌核病病原菌-核盘菌在生物学特性、菌丝亲合群、遗传多样性及致病性方面的差异,明确不同发病程度地理区域来源的核盘菌菌株遗传分化的情况,深化人们对核盘菌遗传分化规律的认识,以期为油菜菌核病的综合防治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指导意义。试验结果如下:1、从四川绵阳、成都和雅安地区油菜菌核病病株上收集分离纯化获得77个核盘菌菌株,测定各菌株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在菌落培养形态、菌丝生长速率、培养基基质颜色、菌核数量、菌核重量和菌核大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77个核盘菌菌株的菌落培养形态基本上可分为12种类型;其培养基基质颜色可分为白色、浅灰色、浅棕色和棕青色四种;菌丝生长速率范围为1.04~2.52cm/d,70.13%的菌株生长速率大于2.001cm/d,绵阳地区菌株平均生长速率显著小于雅安和成都地区;菌核数量范围为1~58个,三地区间无显著差异;菌核鲜重范围为0.13~1.37g/皿,雅安地区菌株显著高于成都和绵阳地区。对各生物学特性间的相关性做了分析,结果显示菌丝生长速率与菌核鲜重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其他特征之间均无显著相关。2、对77个核盘菌菌株进行菌丝亲和群测定,结果表明77个菌株划分成66个亲合群,其中57个菌株只能与自身亲和,占总株数86.36%,另20个菌株共构成了9个菌丝亲和群,每个亲和群由2-3个菌株构成。菌丝亲和群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关系较为明显。3、采用SRAP技术对77个核盘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筛选出的10对SRAP引物共获得127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52.92%。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77个菌株相似系数在0.83~0.98间,在相似系数0.877处,77个菌株被划分成7大类,聚类结果与地理来源基本一致,雅安地区的菌株82.61%归在第Ⅱ类,成都和绵阳地区的菌株分别有59.10%和96.88%归在第1类中。聚类分析结果与菌丝亲和群存在一定相关性,与生长速率关系不明显。4、根据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从77个核盘菌菌株中筛选出50个菌株进行离体叶片致病力测定,选取供试油菜品种为川油58和中双7号。结果显示,病斑长度在1.60cm~6.10cm之间,核盘菌菌株内存在显著的致病力分化,这种分化与地理来源无显著相关。不同菌株在两品种间致病力呈现一定分化,但不明显,核盘菌菌株致病力与菌丝生长速率和菌核鲜重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遗传聚类无显著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