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琳达》中德拉库尔夫人的性别表演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利亚·埃奇沃思(Maria Edgeworth,1767–1849)是一位以儿童故事和有关教育问题的著作而闻名的英国-爱尔兰文学家,在文学史上,她被称为“爱尔兰的奥斯丁”。在国内关于埃奇沃思的研究专论甚少,而只是作为研究沃尔特·司各特或简·奥斯丁的参照,甚至在国内出版的众多英国文学史籍中,她也几乎被完全忽略。英语世界中对其创作于1801年的小说《贝琳达》(Belinda),主要集中于研究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期资产阶级上层社会女性的择偶观和婚姻状况,女子教育观以及异族通婚与殖民边界。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在《性别麻烦》(Gender Trouble)一书中认为,性别乃至一切身份都是表演性的。人们通过性别表演来定义建构自己的性别,又在不断重复的表演中解构了性别的固定性,从而使性别处于开放过程之中,为主体提供了多种生存可能性。《贝琳达》揭示德拉库尔夫人从对传统性别的表演,然后到模糊性别差异,最后到新的性别身份的探索,无论是其家庭生活,亦或是政治方面,她都体现出对传统性别的颠覆和多元性别身份的重建,以及对争取自由平等性别权利的努力。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了德拉库尔夫人作为一个传统女性身份的表演。在社交场合中,她是一颗闪耀的明珠,在各色舞会上绽放自己的光芒。男子们对她难掩爱慕之情,女性则纷纷效仿她的一言一行。在家庭生活中,她遵循了传统的择偶观,嫁给了德拉库尔勋爵,履行着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这表明,在传统社会中,女性只有扮演传统文化身份,去迎合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与标准,才能获得尊重与尊严。虽然合格地扮演了传统女性形象,但是因为社会的传统规约和婚姻中丈夫的情感忽略和疏离,她心底里暗藏着不满,在背地里挑战丈夫权威。第二章阐明了德拉库尔夫人通过变装尝试颠覆性别程式,实施性别表演。在当时社会,决斗被视为是男子之间的行为,而德拉库尔夫人与另一位女性之间通过变换男装进行决斗这一行为本身入侵了男性的领域,挑战了男性的权威。德拉库尔夫人在戏剧表演时戏仿了悲剧缪斯的角色,这其实是她自己生活的写照,而整个戏剧故事,则是她对自己婚姻生活不满的暗示。德拉库尔夫人将变装视作权宜之计,通过模糊性别初步尝试颠覆女性性别。第三章分析了德拉库尔夫人作为一个公开的反传统女性,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试图与丈夫争夺家庭的掌管权。这些都极大地挑战了当时社会父权制度的权威。她勇敢地表现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实现真正的性别颠覆。如果说德拉库尔夫人最初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性别表演是一种扮演,一种伪装,以掩盖其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间的矛盾,那么她的换装,就是其颠覆性别程式的真正开始,模糊两性差异甚至跨越性别边界;而其挑战家庭权威,积极参与政治则是一个性别操演,一种女性的自我实现。埃奇沃思的《贝琳达》探讨了女性的多重身份以及在在父权制度下找到新的性别身份的出路。
其他文献
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关联理论认为人们的交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交际的双方在交际的过程中都希望实现最佳关联。交际的成功取决于语境效果和认知努力。在其
欧·亨利小说以情节取胜,而“欧·亨利式的结局”更是闻名遐迩。欧·亨利让读者顺着故事发展的线索自己去猜测结局,情节明明朝着一个向发展,但作者笔锋一转,常常给读者带来出
保罗·奥斯特在美国当代文坛享有重要的地位,他既是作家,也是评论家,翻译家以及诗人。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即《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
作为当代英国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及评论家之一,戴维·洛奇一直是一位密切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其精神世界的人道主义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不难发现那些在物欲纵流的社会里精
要说到最近最让电竞玩家兴奋的消息,既不是星际争霸2最新资料片国服即将上线,也不是腾讯的版本更新速度已经追上了世界的脚步,同样也不是的公测时间已经提上日程。在这么多如此重大的消息面前,难道还有比这些更让人兴奋的消息吗?当然有!正如多数电竞玩家所知,我国的电竞环境一直处在一个国家不管不顾,甚至是受到排挤的环境下艰难前行.那么,最近随着电子竞技国家队的成立,以及官方举办全国电子竞技大赛等消息的到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