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奥斯特在美国当代文坛享有重要的地位,他既是作家,也是评论家,翻译家以及诗人。本篇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其代表作《纽约三部曲》,即《玻璃城》、《幽灵》、《锁闭的房间》。《纽约三部曲》主要讲述了三个故事的主人公以侦探之名监视和跟踪他人,然而随着他者的消失,三个主人公也陷入了自我迷失的漩涡中。该小说的创意写作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对奥斯特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对于该小说的评论研究集中在后现代性、反侦探叙事以及主体构建等主题上。本论文选题略有不同,主要探索小说的主体色彩的运用特征以及色彩的象征意义,试图探索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以及自我的迷失与追寻。笔者希望为奥斯特及其作品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和思路。本文一共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奥斯特的生平经历及《纽约三部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第一章主要探讨印象主义绘画与文学领域色彩的运用及其对奥斯特创作的影响;第二章讨论该小说中色彩运用的特征:通过细读文本发现两个主要特征,其一是红色占据主要地位,其二是作者在文中较多地使用冷色;第三章探析文中主要色彩的象征意义及其与主题的互证:红色象征欲望与危机,蓝色象征孤独与抑郁,黑色及白色象征虚无与死亡。结语部分笔者总结了奥斯特在《纽约三部曲》中色彩的运用特征并进一步揭示色彩在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