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里跋涉的灵魂——论穆旦诗歌的“荒原”意识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igat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穆旦是“九叶”诗人中最具有现代诗风的一叶。他似乎极少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染,却从外国诗歌中得益匪浅。他善于吸收外国诗歌、尤其是西方现代诗歌的长处,用自己生命的酵素去消化融会,于是从他的笔端流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新诗来。本文就穆旦诗歌中最具特征性、几乎涵盖了他大部分作品的“荒原”意识进行综合性的解读,从而抵达其诗歌的精神内核,展现一个在荒野里跋涉的灵魂。第一部分为穆旦诗歌“荒原”意识产生的渊源及内涵:他从艾略特《荒原》的产生及定义中得到启示,并结合中国的现实背景,自身的学习氛围以及个人的荒诞际遇来分析烙上中国印的“荒原”意识的形成及内涵。第二部分为“荒原”意识的表现及延伸,从“时间”、“死亡”、“自我”、“道路”、“冬天”这五个意象来进一步解读“荒原”意识:现在、历史、未来都是一片黑暗,人“活着”就是一种“幻灭”,“自我”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生命之路一片虚无、茫然,但“自我”还是勇敢地选择了承担,让自己的“生命也跳动在严寒的冬天”。生命之路是一片“荒原”,但“我”的灵魂却不荒凉,在困苦中仍然作着艰难不屈地跋涉。第三部分从新诗发展史上来分析“荒原”意识的诗学价值:穆旦站在中西诗艺交汇点上,对艾略特的“荒原”进行了科学地回应与吸收,形成与延续了具有中国性的新诗传统。穆旦的创作对于中国新诗现代化的历史意义与长远影响,是不可低估和不可忽视的。
其他文献
高考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段回忆了,这段回忆,有我曾经拼搏的汗水、备考的压力和最美好的三年青春。当收到北航的录取通知书时,我如释重负。其中的滋味,恐怕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  主人公:刘勇  就读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就读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高考时间:2014年  高考分数:677分(理科)  生源地:吉林  鲲鹏逐天 圆梦北航  以梦为马  高三的时候,我的成绩不是很稳定,上学期一
期刊
现在回想起四年前的高考经历,我还能够回想起当时的艰辛、坚持和纠结,不过好在来到这个学校、这个专业之后,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也算不负我高中三年的勤奋和大学四年的努力。  主人公:巩艺杰  就读院校:中国海洋大学  就读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高考时间:2013年  高考分数:637分(理科)  生源地:山东  做一名光荣的“海上土木工程师”  在高考中突出重围  从初中学习理科课程开始,我就对理科
期刊
为梦择校rn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发烧友,对航空航天、舰艇、导弹等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工程师.于是考上一所好大学,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让
期刊
回想当年,那段备战高考和填报志愿的日子是热血而弥足珍贵的。如今就读重庆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英语特色培养)的我,即将进入一家国内知名的IT企业就职。在此,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对专业的理解,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主人公:赵恒锐  就读院校:重庆邮电大学  就读专业:软件工程(英语方向)  高考时间:2013年  高考分数:542分(理科)  生源地:四川  认清自己以后的路  当年我
期刊
循着心理学的情怀之路,我从10岁的懵懂向往,走到20岁的专业深造,爱好的种子拱破土壤,正茁壮成长。如今我坐在华师大丽娃河边的长椅上,享受初春时节的片片暖阳。回想高考前徜徉题海的时光、出分后志愿填报的纠结,再看看手中的心理专业书籍和学生会的阶段工作汇报。关于付出与回报的话题,我有很多想与大家分享。  主人公:刘天明  就读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就读专业:应用心理学  高考时间:2014年  高考分数
期刊
槐序时节,南京又飘起了小雨。望着窗外气象楼顶的雷达,我又想起了高中三年的学习和生活,欢笑和汗水并存,挑战与刺激同在。我用三年的努力,换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请让我在凭栏听风雨的闲暇之余,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感触。  主人公:潘宁  就读院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就读专业:大气科学  高考时间:2016年  高考分数:622分(理科)  生源地:河北  成“大气”象者,必包容万象  鏖战高考
期刊
中国现代文学的“灵肉冲突”母题叙事是以郁达夫小说创作为开端,一直延续到当代。其间,郁达夫、丁玲和张贤亮三位作家用鲜活的人生诠释着作品中浮动的思想精华,在文学史上书写了
《新中國出土墓誌》是中國文物研究所與全國各省、市文博考古及古籍整理單位合作編輯的一部大型叢書,匯集了建國以來發現的國内新出土的歷代墓誌,本文的研究材料—《新中國出
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社会的到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传统价值、意识形态也在市场化的洪流中面临各种拷问,似乎一夜之间每一
动词研究是汉语和韩国语研究中重要课题之一,也是语法研究中最复杂的问题。动词“开/关”和“열다/닫다”作为汉语和韩国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在句法、语义、语用上都存在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