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松嫩平原盐渍土水盐运移规律的基础研究,对掌握松嫩平原盐渍土壤形成和发展的发生学特征,对揭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过程、机理,对合理开发、改良和利用盐渍土壤资源及景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松嫩平原盐渍土壤为研究对象,揭示盐渍土形成机制及发展规律,揭示松嫩平原不同盐分富集类型盐渍土及其盐分迁移规律。松嫩平原土壤水盐运移受到地质地貌环境、气候环境、水文环境、成土母质以及人类不合理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盐渍土壤形成条件的区域差异,导致松嫩平原内盐渍土具有不同的盐分补给途径,并显示迥异的水盐迁移规律。通过松嫩平原积盐条件和积盐关系的系统研究,发现松嫩平原不同区域条件下,盐渍土盐分补给的主导途径是不同的。松嫩平原的盐分补给类型概括为三种类型,即:地表水盐分补给型,地下水盐分补给型,地表水-地下水复合盐分补给型。地表水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环境特征是:地下水埋深一般在临界值以下,母质相对粘重,地形低洼,地表排水不畅,土壤盐分主要来自于地表水。在松嫩平原,主要分布在冲积扇台地的闭流洼地、阶地平原上地下水位较低的丘间风蚀洼地和有巨厚湖相沉积、已经形成不透水层的老湖盆洼地等水文地质地区,其多属于地表水补给型。地表水水盐运移过程为:来自高地地表径流——低洼处积水——地表水分蒸发——盐分残留于地表。时间规律则表现为雨季补给,旱季蒸发浓缩,冻融时期停滞。地下水盐分补给类型盐渍土的环境特征是:地下水丰富,埋深较浅,矿化度高,地表径流排除迅速或地表水缺乏的部分地区,其水盐运移特征是地下水以垂直上升蒸发排泄为主。其水盐运移过程为:地表水上升(毛管或冻结作用)——蒸发——盐分残留于地表。在空间分布上,分布在松嫩平原中阶地平原的部分地势低洼,土壤母质透水良好,地表径流为外流河的地区,如大安、乾安、通榆、长岭、前郭都有分布。其时间规律则表现为除降水期间外,四季均可积盐。地下水-地表水复合补给类型在松嫩平原分布的最广泛,在阶地平原和泛滥平原的低洼地形中都有分布。受到松嫩平原的中小地形和河网分布格局的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的组合,使松嫩平原大部分现代湖滩地,泛滥平原低洼地不仅获得地表径流的水盐补给,而且获得地下水补给。在松嫩平原中主要分布在阶地扇平原低洼处、泛滥平原及平原低洼的湖漫滩地区。其水盐运移规律具有地表水盐分补给类型和地下水盐分补给类型的双重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