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冲洗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在ICU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yi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口腔冲洗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在ICU经口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MV)时间、ICU住院时间等提供参考依据,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选取2021年0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某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行经口气管插管并行MV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名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41例。最终实验组共有三名患者因干预时间未满而剔除(<7天),对照组有一名患者干预时间未满、一名患者死亡而剔除,研究最终共纳入77名患者,对照组39例,实验组38例。两组患者在ICU住院期间均接受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每8小时进行一次口腔冲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使用间断声门下灌洗。于干预的第1,3,6天(即插管的第2,4,7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并于干预的第1,3,6天的早晨清洁口腔后留取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及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VAP的发生情况、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及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检测结果、MV时间、ICU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频率表示,计量资料若成正态分布,用(?)±S表示,偏态分布以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比较时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于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时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效应分析采用广义估计方程,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在VAP发生率的比较上:对照组共9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23%,实验组共2名患者发生VAP,发生率为5.3%。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病原菌检测结果的比较上:对照组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共检测出病原菌104株,实验组共检测出病原菌77株;对照组下呼吸道分泌物共检测出病原菌93株,实验组共检测出病原菌70株,两组患者菌群分布及构成类似,均以G-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病原菌符合率的比较上:对照组VAP患者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符合率为55.6%,实验组为50.0%,平均符合率为54.6%。(4)在MV时间与ICU住院时间的比较上:MV时间:对照组为9(8,14)天、实验组为8(7,11)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8(9,29)天、实验组为13.5(9,18.2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的比较上:APACHE-Ⅱ评分:具有组间效应与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效应与时间效应不存在交互影响(P>0.05);SOFA评分:组间效应对两组间SOFA评分的主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效应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OFA评分的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效应与时间效应不存在交互影响(P>0.05)。研究结论:(1)口腔冲洗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能有效清除口腔及声门下-气囊上的滞留物,减少细菌向下呼吸道及肺部移行与定植的机会,有效阻断VAP感染途径。(2)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构成类似,主要以G-为主,且两组VAP患者的病原菌符合率高达54.6%,说明VAP的发生可能与声门下-气囊上滞留物坠入下呼吸道有关。(3)口腔冲洗结合间断声门下灌洗可有效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不会增加MV时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系统评价,评估各个糖尿病前期筛查工具的准确度,以及工具间的相对准确度,以期在众多工具中找到最佳的筛查工具,为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首先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数据库;检索时间:1972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建立四格表。采用QUADAS-2对应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常温水与柠檬水经口喷雾的干预措施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口渴感的改善效果,找出可以有效减轻心衰患者口渴且适合临床使用与推广的干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本研究需纳入7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例,实际共有65例,其中对照组32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住院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癌因性疲乏、知觉压力、癌症自我管理效能的现状,分析住院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癌因性疲乏、知觉压力、癌症自我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的智谋水平和改善癌症幸存者的疾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某市三甲综合性医院肛肠科和肿瘤科住院
学位
研究目的: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拟定基于FSM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基于FSM模型的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人综合ICU的机械通气患者的家属,时间为2021年3月~2021年12月,采用抛硬币式的方法,将ICU中的一个病区列为对照组,另一个病区为干预组。对照组只接受了常规的
学位
研究背景:早期血栓预防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但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导致指南推荐的入院72 h内血栓预防常难以开展。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患者入院后需常规使用气压泵来预血栓,但使用气压泵后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依然较高。床上脚踏车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现临床上对踏车联合气压泵预防DVT的效果仍存在争议。研究目的:探讨早期床上脚踏车联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析因设计分析方法,将柠檬冰刺激(不用、用)和呼吸训练(不用、用)两种因素两个水平2×2析因设计组合,通过比较不同干预方式对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明确本研究设计中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最佳干预方式,达到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的目的。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9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
学位
研究背景:在痴呆已成为全球老龄人口主要健康危机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痴呆特效治疗手段,“前临床”阶段的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运动认知功能减退综合征(Motoric Cognitive Risk Syndrome,MCR)作为一种新型痴呆前临床阶段逐渐受到关注。目前,多数MCR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对于社区老年人MCR发生的整体归因及归因要素之间的作用关系仍有待于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既往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以健康信念模式为指导,调查并分析海岛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影响因素,结合文献研究制定教育方案进行干预的方法,解决海岛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意识薄弱的问题,提高其跌倒预防知信行水平,树立跌倒可以预防的健康信念,促进健康行为形成,降低跌倒风险,从而达到降低跌倒发生率的目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成立跌倒预防小组,选用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300位海岛社区老年人,通过一般资料调查表、跌倒风险自评量表和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将ADOPT模式与健康教育融合使用,应用到首发脑卒中患者照顾者中,验证对脑卒中照顾者的照顾准备度、焦虑情绪、综合照顾能力及健康教育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脑卒中照顾者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研究方法:2021年1月~12月期间,采用非同期类实验研究设计,选取浙江省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和照顾者,严格按照纳、排、退出标准选取86对。因本院仅有一个神经内科病区,为避免两组护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循证护理学方法,初步形成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预防策略条目。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对条目调整和补充,总结了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的预防策略,为提高临床用药、临床护理的安全性,减少护理差错提供参考,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研究方法:1.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访谈。通过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并分析临床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情况。2.成立研究小组,以循证护理为依据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