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床上脚踏车联合气压泵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形成的效果研究

来源 :湖州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e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早期血栓预防有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但由于多种原因限制,导致指南推荐的入院72 h内血栓预防常难以开展。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发生DVT的高危人群,患者入院后需常规使用气压泵来预血栓,但使用气压泵后卒中患者的DVT发生率依然较高。床上脚踏车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现临床上对踏车联合气压泵预防DVT的效果仍存在争议。研究目的:探讨早期床上脚踏车联合气压泵对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的效果,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制定安全可行的早期DVT预防方案。研究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实验,选取2021年1月~12月入住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13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72 h内便给予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每天2次,每次30min的间歇充气压力泵来预防血栓;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每天2次,每次30min的床上脚踏车干预,其他治疗均控制相同。干预7天后,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率、凝血相关指标值、下肢肌力评分、大小腿围周径差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统计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凝血相关指标值、下肢肌力评分、左右腿围周径差等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基线水平一致,具有可比性。(2)干预7天后,两组DVT发生情况及发生率的比较:对照组共10例患者发生DVT,血栓发生率为15.15%,(部位:左侧小腿4例,右侧小腿3例,双小腿1例,左侧大腿2例)。疼痛肿胀情况:4例无自觉症状,3例左侧小腿疼痛,1例右侧小腿疼痛,1例双小腿疼痛,2例左侧大腿疼痛;实验组共2例患者发生DVT,血栓发生率为3.03%,(部位:左侧小腿2例)。疼痛肿胀情况:2例患者均无自觉症状。实验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7,P=0.015)。(3)凝血功能的比较:(1)干预7天后,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小板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的D-二聚体(0.50?0.30)mg/L和纤维蛋白原(3.23?0.73)g/L均低于对照组的D-二聚体(0.96?1.23)mg/L和纤维蛋白原(3.62?1.04)g/L,两组患者D-二聚体(t=2.919,P=0.004)和纤维蛋白原(t=2.540,P=0.012)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0.598,P=0.552),凝血酶原时间(t=1.724,P=0.089),凝血酶时间(t=-1.852,P=0.069),血小板数(t=-1.091,P=0.2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D-二聚体(t=-3.551,P=0.001)和纤维蛋白原(t=-4.560,P<0.001)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0.416,P=0.679),D-二聚体(t=0.482,P=0.632),纤维蛋白原(t=-1.345,P=0.183),凝血酶原时间(t=-0.188,P=0.851),凝血酶时间(t=1.090,P=0.280),血小板数(t=-0.042,P=0.96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下肢肌力的比较:(1)干预7天后,实验组下肢左侧和右侧的肌力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左侧肌力(t=-3.551,P=0.001),右侧肌力(t=-2.405,P=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前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肌力较干预前均有所好转。对照组:左侧(t=-4.143,p<0.001),右侧(t=-2.132,p=0.037);实验组:左侧(t=-6.528,p<0.001),右侧(t=-4.95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下肢腿围周径差的比较:(1)干预7天后,两组小腿腿围周径差的比较:对照组(0.70?0.48)cm大于实验组(0.54?0.25)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9,P=0.019)。但两组大腿腿围周径差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腿围周径差:大腿(t=-1.463,p=0.148),小腿(t=-3.115,p=0.003),干预后对照组的小腿腿围周径差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腿围差:大腿(t=-1.121,p=0.267),小腿(t=-0.792,p=0.4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实验组患者对本研究所采用的物理治疗满意度评分为(4.68?0.50)分高于对照组(3.85?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1,p<0.001)。(7)干预期间不良反应及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本研究共发生1例不良反应,为实验组患者在主动踏车期间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2%,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轻,护士根据紧急处理流程图治疗后,患者情况好转。该患者在主动踏车期间心率达到125次/分,血压升高至163/95mm Hg,护士立即让其停止踏车,休息10min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次日,将该患者的踏车模式调整为被动模式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无不良反应发生。所有患者在干预期间均未发生管道脱落、病情恶化等安全不良事件。研究结论:(1)入院72 h内的早期床上脚踏车联合气压泵可有效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患者DVT形成,可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提高卒中患者的下肢肌力,并有助于减轻小腿的肿胀程度。(2)早期床上脚踏车联合气压泵可提高卒中患者对物理治疗的满意度。(3)入院72 h内的早期床上脚踏车联合气压泵安全性和可行性高。
其他文献
从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来看,小学高年级是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形成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的课堂教学应该注重发展思维,提升思维品质,促使他们的思维由感性具体向着逻辑抽象转化。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方面,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现状?为此,笔者选取X小学为样本,对X小学高段的语文课堂现状进行研
学位
<正>“体积和体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关键课时,是小学阶段度量几何学的最后一个内容,也是由一维、二维过渡到三维的转折点,本节课承载着培养量感、发展空间观念的重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已有认知基础,运用推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通过多维体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从而有效建构起认知结构,让量感自然生长。
期刊
研究目的:基于循证构建科学、全面的ICU危重患者暴露性角膜炎综合预防护理方案,明确对ICU护士教育培训、对患者眼部护理评估、EK(Exposure keratitis,EK)预防护理的具体实施内容,为临床ICU中EK预防护理提供科学、可操作性强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成立研究小组,确定研究主题和方案设计。2.应用循证方法结合研究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初稿:研究过程包含国内外数据库文献指南检索、End
学位
砷化镓(GaAs)基Ⅲ-Ⅴ多结太阳电池由于具有高光电转化效率、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等领域。相比于硅太阳电池,Ⅲ-Ⅴ太阳电池由于高成本从而被限制了其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降低其成本受到了产业界的广泛关注。Ⅲ-Ⅴ多结太阳电池成本的降低主要包括效率提升和工艺改进两个方面。随着材料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器件结构设计的不断优化,Ⅲ-Ⅴ多结太阳电池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三结太阳电池的效
学位
研究目的:(1)采用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描述首发脑卒中患者6个月内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一般变化轨迹,并基于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其不同亚组的异质性发展轨迹。(2)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多维度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不同变化轨迹的预测因素,为制定精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收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首发脑卒中患者282例
学位
研究目的:脑卒中属脑血管疾病,是国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多发病之一,具有感染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防治支出高以及预后差等特点,使得国家、社会以及家庭均承担各方面压力。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肢体功能性障碍是目前临床上康复难点之一。本文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恢复期患者进行传统康复训练疗法、牵引衣疗法以及镜像运动疗法的独立性效应和联合效应,分别评价各项干预措施对脑卒中后偏瘫康复期患者在日常基础活动能力、肢体功能、
学位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系统评价,评估各个糖尿病前期筛查工具的准确度,以及工具间的相对准确度,以期在众多工具中找到最佳的筛查工具,为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首先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数据库;检索时间:1972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建立四格表。采用QUADAS-2对应
学位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常温水与柠檬水经口喷雾的干预措施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口渴感的改善效果,找出可以有效减轻心衰患者口渴且适合临床使用与推广的干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研究对象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本研究需纳入7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期间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3例,实际共有65例,其中对照组32例,试验组33例,对照组
学位
研究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住院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癌因性疲乏、知觉压力、癌症自我管理效能的现状,分析住院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的主要影响因素,明确结直肠癌患者智谋、癌因性疲乏、知觉压力、癌症自我管理效能之间的关系,为有效提高住院结直肠癌患者的智谋水平和改善癌症幸存者的疾病预后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某市三甲综合性医院肛肠科和肿瘤科住院
学位
研究目的:了解ICU机械通气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状态的现状,拟定基于FSM模型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基于FSM模型的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家属不良心理状况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研究对象选取了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人综合ICU的机械通气患者的家属,时间为2021年3月~2021年12月,采用抛硬币式的方法,将ICU中的一个病区列为对照组,另一个病区为干预组。对照组只接受了常规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