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步伴随来的是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延伸转型,广大群众对于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产品需求提出了更加高的标准,特别是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和教育公平的诉求愈发强烈,不但希望“有学上”,同时,更期望“上好学”。虽然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但由于历史形成的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差距,导致在新的发展阶段,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与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相比,以及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还不相匹配和适应,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矛盾,现实中教育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不到位,已成为人们日趋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解决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公平发展、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重道远,促进义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呼吁和谐教育。整篇论文一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从总体上简介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特色与创新之处。第二章界定相关概念,阐释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对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学、公共产品理论等层面阐述了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为实证研究作理论铺垫。第三章,主要陈述铜陵市义安区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现状,从义务教育和谐发展视角出发,结合对该区域义务教育调研情况,以实证研究的方式,介绍分析了义安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推进和谐发展的举措及成效。第四章,笔者结合走访调查所获得的情况,提出了义安区推进义务教育和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第五章,对产生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六章为推进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