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广东省GDP首超台湾达到30000亿,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省;同年广东省地方税务系统组织的税收收入达2026亿,收入总量占全国地税收入的近1/7,连续十四年居全国地税系统首位。目前广东地税不仅在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上领先,而且在税收征管信息化等方面都走在了全国税务系统的前列。在全国省级税务部门中率先实施省级大集中信息化建设,开创了以数据管税为主要特征的税收征管新格局。但在税收收入规模和增长速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并进入追求质量和效率阶段时,在数据集中的基础上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实施业务重组和流程优化,强化税源管理,以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治理税收流失等方面,尚存在较大程度的提升空间。本文将对此提出建议及对策。
除绪论和结束语外,本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本文论述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包括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定义和沿革、企业战略管理中的PEST分析模型(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纳税遵从度等,为下文的展开论述作铺垫。
第二部分将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PEST分析模型,结合信息不对称理论,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四方面对广东地方税务系统的征管所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在信息化平台上实现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以改进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和治理税收流失。
第三部分介绍外国税收征管的成功经验,内容主要是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合理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纳税评估体系、交换涉税公共信息、提供优质纳税服务等方面加强税源管理,降低信息不对称对税收征管造成的不良影响。广东地方税务系统应借鉴相关经验,继续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征管业务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加强税源管理,以提高纳税遵从度。
第四部分站在税务部门之角度,提出广东地方税务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上提高征管水平的具体对策与建议。内容包括在信息化平台上推进业务重组和机构整合、加强税源管理、提供优质纳税服务,完善协税护税环境和增进国、地税部门协作等方面。